韩德的次子韩瑶,眼见三弟也丧命于赵云之手,心中又悲又惧!他知道今日断难是这白发老将的对手,但又不甘心就此败退。他怒吼一声,催动坐骑,高高举起手中的宝刀,便向赵云当头劈来,其“拼死一搏之意”已然爆发!
赵云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的冷笑。他竟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猛地往地上一插,身形在马背上巧妙一闪,便轻松躲过了韩瑶那势大力沉的一刀!随即,趁着韩瑶旧力已去,新力未生,门户大开之际,赵云猿臂轻舒,快如闪电般探手而出,一把便抓住了韩瑶的衣甲,猛地用力一拽!那韩瑶虽然也有些力气,但在赵云这蕴含着“擒龙之力”的雷霆一击面前,却如同小鸡一般,毫无反抗之力,竟被赵云轻而易举地生擒活捉,直接提到了自己的马背之上!赵云随即从容地拔起地上的龙胆枪,左手提着俘虏韩瑶,右手持枪,再次催动坐骑,如猛虎下山一般,又向着乱作一团的魏军阵中冲杀过去!
魏军主将韩德,在阵后亲眼目睹了自己四个英勇的儿子,在片刻之间,竟被赵云这白发老将,三死一擒,无一幸免!不由得肝胆俱裂,心痛如绞!他哪里还敢再战?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得什么主将体面,拨转马头,便率先向着本阵深处逃窜而去,其“丧子之痛”与“恐惧之情”交织!
那些西凉羌兵,素来敬佩勇士,但也知道赵云的赫赫威名。今日亲眼见到赵云虽然年迈,但其英勇不减当年,举手投足之间,便连斩韩家四将,如探囊取物一般,更是吓得心胆俱裂,哪里还敢上前送死?一时间,魏军阵脚大乱,士气崩溃!赵云催动战马,所到之处,魏兵无不望风披靡,纷纷倒退,不敢与其锋芒相对。只见赵云匹马单枪,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其“不世虎威”依旧震撼人心!
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蜀军副将邓芝,在后阵之中,见赵云如此神勇,以一人之力,大破敌军,心中亦是敬佩万分!他当机立断,立刻指挥蜀军主力,乘势掩杀过去!西凉兵本就已无战心,此刻被蜀军一冲,更是兵败如山倒,四散奔逃,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那魏军主将韩德,在乱军之中,险些被赵云追上生擒,幸得几名忠心亲兵拼死断后,方才侥幸逃脱。但也吓得他抛弃了心爱的开山大斧,脱去沉重的铠甲,步行逃窜,狼狈不堪。赵云与邓芝率领蜀军,一路追杀,斩获颇丰,方才鸣金收兵,返回营寨。
回到寨中,邓芝对赵云大加称赞,拱手贺道:“老将军真乃神人也!寿已年过七旬,今日阵前,依旧英勇盖世,锐气不减当年!举手之间,便连斩敌军四员勇将,生擒一将,此等赫赫战功,当真是举世罕有,令人叹为观止啊!”其“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赵云却是微微一笑,抚着银髯道:“邓将军谬赞了。皆因此前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轻易委以重任。吾今日略展微末之技,不过是聊以自表,证明我赵子龙尚能饭矣,未尝老朽,尚可为国效力罢了。”其“老当益壮之豪情”与对孔明的“一丝不忿”,皆蕴含其中。
于是,赵云立刻命人将生擒的韩瑶好生看押,并修写捷报,派遣心腹之人,火速送往中军大帐,向丞相诸葛孔明报捷。
那西凉大将韩德,在凤鸣山损兵折将,四个英勇的儿子尽丧于赵云枪下,自己也险些被擒,只带着少数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逃回长安,哭拜于魏军大都督夏侯楙的帐下,将赵云如何阵前逞威,连斩其四子,以及西凉兵大败溃散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哭诉了一遍,其“悲痛欲绝之情”与“惊魂未定之状”,令闻者亦为之动容。
夏侯楙听闻韩德如此惨败,损了八万羌兵,又折了五员大将,心中虽然对赵云的勇猛感到震惊,但更多的却是恼怒与不屑。他身为魏主驸马,统领数十万关中大军,岂能被一个白发老将吓倒?其“纨绔子弟的傲慢”与“急于求成的虚荣”,让他不顾众将劝阻,当即决定亲率主力大军,前往凤鸣山,定要与赵云决一死战,以挽回颜面,树立自己的“都督神威”。
魏军主力出动的消息,很快便有蜀军探马飞报入赵云、邓芝的营寨之中。赵云听闻夏侯楙竟敢亲率大军前来,不惊反喜,其“老将之沉稳”与“对胜利的渴望”并存。他当即披挂整齐,手提龙胆亮银枪,只带领了帐下千余名最为精锐的“白耳亲兵”,便在凤鸣山前,堂堂正正地摆开了迎战的阵势。
当日,只见魏军阵中,门旗开处,夏侯楙头戴金盔,身披锦袍,坐在一匹神骏的白色西域宝马之上,手中提着一口锋利的大砍刀,威风凛凛地立于中军大旗之下。他左右两旁,簇拥着数十员魏军将领,皆是盔明甲亮,气势汹汹。夏侯楙远远望见蜀军阵前,那白马银枪、须发皆白的赵云,依旧如一尊不败的战神般,跃马挺枪,往来驰骋,其“凛然威势”竟丝毫不减当年。夏侯楙虽然心中对赵云的威名亦有几分忌惮,但为了在众将面前显示自己的“英勇”,便欲亲自出马,与赵云一较高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野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