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文丑两员“显圣小成”猛将合力,再加上源源不断的援兵,赵云纵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他不敢恋战,长枪一抖,逼退颜良,虚晃一招,荡开文丑,奋力杀开一条血路,护着公孙瓒且战且退,终于冲出重围,退回界桥之上。
袁绍惊魂稍定,见援军已到,又惊又怒,立刻下令全军追击!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过界桥,追杀公孙瓒的败兵。无数士卒在混乱中被挤落桥下,掉入冰冷的河水中淹死,或被自相践踏而亡,死伤不计其数。
袁绍亲自拍马,冲在最前面,定要将公孙瓒斩尽杀绝,以泄心头之恨!刚追出不到五里,忽然间,前方山谷背后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中,猛地冲出一彪人马!为首三员大将,气势非凡!
当前一人,面如冠玉,双耳垂肩,双手过膝,虽未动手,却自有一股温厚而坚韧的“仁德之意”弥漫开来,正是平原相刘备!
左侧一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长髯飘飘,手提一把青龙偃月刀,神情倨傲,目光睥睨,周身环绕着厚重如山的“义绝之意”,正是“显圣大成”的关羽!
右侧一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手持一杆丈八蛇矛,黑色的“煞气”几乎凝为实质,狂暴的“勇”之“意”仿佛要撕裂空气,正是同为“显圣大成”的张飞!
原来,刘备在平原得知公孙瓒与袁绍大战,念及旧日情谊及公孙瓒表奏之恩,立刻带着关、张二弟,星夜兼程赶来助战。
此刻,三兄弟三骑并出,三般神兵同时举起,如同三道不同颜色的闪电,挟着无可匹敌的气势,直冲袁绍而来!那混合了“仁”、“义”、“勇”三种强大“意”念的冲击,以及关、张二人“显圣大成”的恐怖威压,瞬间笼罩了袁绍!
袁绍只觉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攫住了心脏!仿佛被三头远古凶兽同时盯上!他脑中一片空白,肝胆俱裂,连手中的宝刀都握持不住,“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几乎是本能地死命一拉马缰,调转马头,狼狈不堪地向后方逃窜!周围的亲卫也吓破了胆,拼死护卫着袁绍,连滚带爬地逃回界桥对岸。
公孙瓒见刘备援军赶到,逼退袁绍,也连忙下令收拢残兵,退回营寨。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来到寨中,与公孙瓒、赵云相见。公孙瓒心有余悸地对刘备说:“玄德!若非你与二位将军及时赶到,我今日险些性命不保!”又特意将赵云引荐给刘备。
刘备见赵云英武不凡,气度沉稳,一身“气”息精纯锐利,隐隐与自己的“仁德之意”有所共鸣,心中顿生相惜相敬之情,便已有将其纳入麾下、不愿其明珠暗投之心。赵云见刘备温和仁厚,关羽威严如山,张飞豪勇无匹,三人气度非凡,与公孙瓒、袁绍之流截然不同,心中亦是暗暗敬佩。
却说袁绍经此一败,锐气受挫,又畏惧刘关张和赵云之勇,便紧守营寨,坚壁清野,再不轻易出战。两军在磐河一带对峙了一个多月,互有攻守,却再无大规模决战。
此时,远在长安的董卓,早已被李儒运用秘法告知了河北的战况。李儒对董卓进言道:“丞相,袁绍与公孙瓒,皆是当世枭雄,麾下兵强马壮。如今二虎相争于河北,正是我等的机会。不若假借天子之名,颁下诏书,派遣重臣前去调解。此二人若能罢兵言和,必然感念丞相从中斡旋之德,至少短时间内不敢再与朝廷为敌。如此,可暂时稳住关东局势,让我等有时间彻底巩固关中基业,甚至徐图西凉、巴蜀。”李儒此计,旨在利用汉室仅存的一点“皇道权威”与“气运”,暂时束缚住这两大诸侯。
董卓此刻正享受着在长安的奢靡生活,闻言觉得有理,大笑道:“文优此计甚善!”
次日,董卓便假传圣旨,派遣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二人,带着象征天子权威的诏书,前往河北调解。
马日磾、赵岐二人奉诏来到河北,先至袁绍营中。袁绍虽跋扈,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亲自出营百里迎接,对诏书行跪拜大礼,接纳了朝廷的调解。次日,二位使者又来到公孙瓒营中宣读诏书。公孙瓒连番大战,损兵折将,又见有台阶可下,便也同意讲和,并遣使致书袁绍,约定罢兵。
调解成功,马日磾、赵岐二人便返回长安复命。公孙瓒即日班师,返回北平。临行前,他为了拉拢刘备,再次上表朝廷,表奏刘备为平原相,使其地位更加稳固。
刘备与赵云分别在即,执手相看,竟有些依依不舍,泪眼相望。
赵云轻叹一声,对刘备低声道:“云昔日误以为公孙将军乃是匡扶汉室之英雄,故而弃袁投之。然今日观其行事,与袁本初一般,皆是追名逐利之辈,并非值得托付终身之明主!”他能感受到公孙瓒内心的自私与猜忌,与其自身追求的道义相悖。
刘备亦是惋惜,拍了拍赵云的肩膀,温言道:“子龙之心,备已知晓。然眼下时局混乱,英雄尚需暂时隐忍。公且屈身于此,保全自身,静待时机。他日风云际会,你我必有相见之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野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