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之中,张让、段珪等几个为首的宦官,见势不妙,狗急跳墙,竟劫持了刚刚即位、惊恐万分的少帝刘辩,以及同样被吓坏的陈留王刘协,在几个心腹宦官如曹节、侯览的掩护下,从宫中秘道,趁着大乱和浓烟,向北宫方向逃窜。
此时,已弃官但尚未离京的卢植,听闻宫中大乱,忧心汉室安危,这位一身“浩然正气”的老臣竟亲自披挂上阵,手持戈矛,立于阁楼之下,观察形势。恰好看见段珪等人正挟持着衣衫不整、花容失色的何太后仓皇逃窜。卢植虎目圆睁,一声怒喝,声如洪钟,蕴含着纯正的“儒家正气”,直击段珪心神:“段珪逆贼!竟敢劫持太后!还不速速放下!”
段珪做贼心虚,被卢植气势所慑,回头望了一眼,竟不敢上前,丢下太后,转身便逃。何太后趁机从阁楼的窗户中跳下,被卢植及时接住,救了下来。
另一边,杀红了眼的吴匡冲入内庭,恰好撞见何进之弟、车骑将军何苗也提着剑跑出来。吴匡一眼认出他,立刻大吼:“何苗与阉竖同谋,害死亲兄!此等卖兄求荣之贼,当与阉宦一同诛杀!”周围士兵本就对何苗勾结宦官心存不满,此刻群情激奋,齐声呐喊:“斩此逆贼!”何苗大惊失色,转身欲逃,却早已被四面八方涌来的士兵围住,乱刀齐下,顷刻间也被砍为肉泥,下场凄惨。
袁绍杀得兴起,更下令士兵分头冲击各处宦官府邸,将其家属,无论老幼,尽数诛杀!一时间,洛阳城内血流成河,哭嚎震天。许多并非宦官但天生无须、或者刮了胡子的人也惨遭误杀,暴虐的“煞气”与无辜者的“怨气”混合,使得洛阳上空的“气”场变得更加污浊不堪。
曹操并未参与滥杀,他一面指挥士兵扑灭宫中大火,一面迅速找到何太后,请她暂时主持大局,稳定人心,同时急派兵马追击张让等人,务必寻回少帝与陈留王。
却说张让、段珪等人,劫持着少帝和陈留王,在夜色与混乱的掩护下,冲出洛阳城,连夜向北邙山方向奔逃。约摸二更时分,跑得人困马乏,忽闻身后喊杀声震天,火把如龙,追兵已至!领头的是河南中部掾吏闵贡,他纵马狂追,大喝:“逆贼休走!留下陛下!”
张让自知罪孽深重,又见追兵势大,已无生理,绝望之下,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纵身跳入冰冷的洛水之中,自尽身亡。其余宦官亦四散奔逃,段珪则带着少帝和陈留王躲入河边的乱草丛中。闵贡等人马不停蹄地四散追捕,却暂时失去了目标。
少帝与陈留王,两个养尊处优的少年天子与亲王,何曾经历过这等惊吓与颠沛?他们在冰冷的露水中瑟瑟发抖,腹中饥饿,又冷又怕,紧紧抱在一起,躲在草丛里低声啜泣,连大声哭喊都不敢。熬到四更时分,寒意更甚。
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虽也害怕,但“意”志却比他哥哥少帝刘辩(十四岁)坚定得多。他擦去眼泪,低声道:“皇兄,此地阴冷潮湿,不可久留。追兵虽暂去,未必不回。我等须得自己寻找生路。”
于是,兄弟二人互相搀扶,将衣带打结系在一起,艰难地爬上河岸。四周漆黑一片,荆棘丛生,根本无路可寻。正当绝望之际,奇异的景象发生了——数千只流萤忽然聚集而来,发出柔和的荧光,围绕在兄弟二人面前飞舞盘旋,如同指路的明灯,隐隐驱散了周围一丝阴冷的“怨煞”之气。
陈留王眼中闪过一丝光彩:“皇兄你看!此乃天不绝我大汉!是上天派来引路的!”
两人精神稍振,跟随着萤火虫的光芒,在黑暗中蹒跚前行。渐渐地,他们找到了一条模糊的小径。走到五更时分,两人脚底都已磨破,疼痛难忍,再也走不动了。恰好看到山冈边有一个废弃的草堆,便依偎在草堆旁,昏昏睡去。
这草堆前方不远,乃是一处庄园。庄主崔毅,乃是前朝司徒崔烈之弟,因不满十常侍专权,卖官鬻爵,嫉贤妒能,便辞官隐居于此。是夜,崔毅做了个奇梦,梦见两轮红日坠落在自家庄园之后。惊醒之后,心中不安,便披衣出户查看。只见庄后方向红光冲天,并非火光,而是一种祥瑞温和之气。他连忙循着红光找去,正见草堆旁睡着两个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的少年。
崔毅上前问道:“二位小郎君,是哪家子弟?为何深夜流落于此?”
少帝刘辩惊醒,面对陌生人,吓得不敢言语。陈留王刘协却镇定地站起身,指着刘辩道:“此乃当今大汉天子!因遭十常侍作乱,逃难至此。吾乃陛下之弟,陈留王刘协是也。”他年纪虽幼,言语却清晰流利,自有一种皇家气度。
崔毅闻言大惊失色,仔细一看,果然见少帝眉宇间有潜龙之气,陈留王更是器宇不凡,连忙下拜:“罪臣崔毅,不知圣驾降临,死罪!死罪!”他急忙将二人扶入庄内,寻来干净衣物,奉上热汤米粥。
再说那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在追击过程中擒住了宦官段珪。闵贡厉声质问:“天子何在?速速说来,饶你不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野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