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官员的通传,如同一道惊雷,再次在垂垂欲坠的垂拱殿内炸响。
殿内,方才还因赵构的处置而心神震荡的群臣,此刻又是一片哗然。
“西夏使臣?!”
“大夏国,不是向来与金人交好吗?此时来京,所为何事?莫非……是探我虚实?!”
“那察哥,可是党项精锐‘铁鹞子’出身,带兵经验丰富,他们西夏最精锐的便是骑兵!此行,恐怕不简单啊!”
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带着疑惑,带着警惕,也带着一丝隐隐的担忧。刚刚平定伪朝叛乱,河北河东尚待肃清,金人虽败却元气未损,如今西夏又来掺和,这天下,当真是多事之秋!原本因为河北大捷而激荡的心情,此刻又被笼罩上了一层阴霾。不少大臣的脸色都有些发白,仿佛又看到了天下大乱的征兆。
御座之上,赵桓的目光从殿下收回,转向那名鸿胪寺官员,眉头微不可察地挑了挑。他看着那官员额头细密的汗珠,以及因激动而略显苍白的脸,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西夏。这个盘踞西北的党项王朝,向来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虽然近年来国力有所衰弱,但其精锐的“铁鹞子”骑兵仍不容小觑。自古宋夏之间,战和不定,互有胜负,但整体上,宋朝多以“岁赐”安抚为主,甚至不惜以岁币求和,换取西北边境的安宁。
此次金人南侵,西夏虽未直接出兵助金,但也在西北蠢蠢欲动,侵扰大宋熙河、兰湟之地,甚至曾秘密与金人商议瓜分河山。他们的小动作,皇城司的塘报早已送达。如今金兵初退,河北伪朝刚灭,西夏使臣便“恰逢其时”地抵达京师,其目的,绝非简单的“祝贺”二字!
赵桓心中冷笑。无非是探我大宋虚实,看我是否经此一役已元气大伤,可欺与否。又或者……是想坐收渔利,借机向我大宋索要更多的岁赐和榷场开放,甚至……与金人暗中联手,再图不轨!这等伎俩,赵桓前世看得多了,也早就预料到了。
他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看着他们脸上那尚未完全散去的震惊,以及新添的忧虑。他知道,方才对赵构的雷霆处置,已经在大臣们心中种下了震慑的种子。现在,他需要再次以强势的姿态,将这份震慑,延伸到对外的藩邦!
此时此刻,绝不能给西夏人丝毫软弱之感!大宋刚刚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虽伤痕累累,却也浴火重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韧性与力量!他要让西夏人明白,如今的大宋,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北宋了!
“诸位爱卿,”赵桓沉声道,声音穿透殿内喧嚣,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西夏使臣远道而来,合该以礼相待。然,国难方平,外患未除,诸位以为,当如何应对,方能不坠国威,又不失体面?”
殿内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群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贸然开口。李纲虽然心中有数,但此时也想先听听官家更深层的意思。
就在这时,文臣队列中,秘书省校书郎秦桧再次出班,声音清朗,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与恭谨:“陛下,臣秘书省校书郎秦桧,有愚见奏禀。”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秦桧。方才他处理赵构之策的“霹雳手段,菩萨心肠”已然震惊了所有人,此刻他再次出言,无疑让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赵桓的目光也落在了秦桧身上。他心中微动,这秦桧,倒是敏锐。每一次朕有未决之事,他都能恰逢其时地站出来。看来,他不仅有眼力,更有争取的胆量和对时机的把握。这是好事,有才华的臣子,朕向来不吝惜给予机会。只是……这等心机与野心,却也需时刻警惕。
“秦校书,”赵桓的语气带着一丝鼓励,“你有何见解,但说无妨。今日朝堂,畅所欲言。”
秦桧躬身,目光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御座后珠帘缝隙中,赵桓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他知道,官家看重的,绝非表面文章,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力量,以及绝不妥协的强势姿态。
“陛下,臣以为,西夏使臣此刻入京,绝非单纯祝贺。”秦桧开门见山,声音平静而自信,“他们与金人唇齿相依,向来窥视我大宋西北边陲。此番前来,无非是探我虚实,看我朝廷是否因金人兵败而元气大伤,以便趁火打劫,索要更多岁赐,甚至……与金人暗中谋划,合攻我西北,以图渔利!”
他这番话,直指西夏用心险恶的本质,与赵桓心中的判断不谋而合。殿内不少大臣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秦校书所言,与朕所思不谋而合。”赵桓的声音略带赞许,嘴角甚至勾起一丝笑意,“依你之见,当如何应对,方能震慑宵小,不坠国威,又不失体面?”
秦桧心中大喜,知道自己说对了。他随即抛出了自己的“高见”:“陛下,应对西夏,当如雷霆破空,先声夺人,不容其有半分妄念!”
他顿了顿,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股自信和果决:“臣有三策,请陛下圣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