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李纲和蔡懋,语气中带着一丝考较:“依二位爱卿之见,放眼朝堂内外,谁! 能担此重任?谁!敢去捅江南这个马蜂窝?替朕将这大宋最重要的钱袋子,牢牢攥在手中?!”
李纲与蔡懋对视一眼,皆是面露难色。这“江南经略使”的人选,确实是重中之重,也实在是……太过难选。
就在这片刻的沉吟中,李纲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名字,以及一段关于此人颇为“出格”的传闻。他心中一动,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臣斗胆,举荐一人。此人……或许能当此重任,亦未可知。”
“哦?”赵桓精神一振,目光立刻投向他,“快说!是何人?”
“此人乃是两浙路转运使,齐安。”李纲缓缓道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审慎,“齐安此人,乃宣和末科进士,出身寒微。其为官……以刚直方正闻名,或可说是……有些不近人情。其在两浙任上,主管财赋漕运,颇有实绩,曾大力整顿盐铁私贩,清查漕运积弊,手段……颇为强硬,因此得罪了当地不少豪门大户,弹劾他的奏章,几乎从未断过。若非其自身确实清廉,怕是早已……”
“刚直?手段强硬?还得罪了不少权贵?”赵桓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这倒是个异数。继续说,朕对他很感兴趣。”
李纲见官家似乎并不反感,心中稍定,继续道:“更难能可贵的是,此番靖康国难,金兵南下,东南震动,人心惶惶。然此齐安,并未如某些官员一般闻风南逃,或是闭门自保。反而……反而散尽多年积蓄,于杭州府招募乡勇数百,打造兵甲,购买粮草,毅然决然,北上勤王!”
“哦?!”赵桓眼中讶色更浓,猛地坐直了身体,“一个主管钱粮的转运使,不去守着他的官位和家财,反而散尽家产,募兵北上勤王?这倒是……有些出乎朕的意料!”
“正是。”李纲点头道,“臣亦曾听闻,齐安北上途中,遭遇一股溃散的金贼游骑,其部下乡勇惊慌失措。危急关头,此人竟是……亲自拔剑,率领身边十数名家丁护卫,迎头冲了上去!虽是文官,却毫无惧色,据闻……还亲手斩杀了两名金兵!虽最终寡不敌众,折损了些人手,但其悍勇之气,却令同行诸军刮目相看。”
“哈哈哈!好!好一个‘亲自拔剑,斩杀金兵’的转运使!”赵桓闻言,竟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连日来的阴霾似乎都被这桩奇闻异事冲淡了几分,“能管钱粮,敢得罪权贵,还不怕死,敢跟金贼亮剑!这样的人才,朕之前怎么就没听说过?!李卿!你这个宰相,失职啊!”
李纲连忙躬身:“臣……臣知罪。齐安此人,性情确实……特立独行,不喜钻营,故而在朝中名声不显。若非此次勤王之举,臣亦险些错过此等遗珠。”
“好!好一颗遗珠!”赵桓眼中精光闪烁,当机立断,“此人现在何处?!”
李纲道:“勤王之师未能抵达怀州便奉旨折返,齐安所部应在京畿左近休整,等候朝廷差遣。若陛下欲召见此人,臣立刻便可派人去兵部查询其具体驻地,宣其火速入宫觐见!”
“宣!”赵桓一拍御案,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立刻!马上!朕现在就要见到他!朕要亲眼看看,这位两浙路的‘铁算盘’、‘硬骨头’,这位敢跟金贼动刀子的转运使,究竟是何等样人物!看看他……敢不敢接下朕这‘经略江南’的千斤重担!”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变得深沉锐利,缓缓扫过李纲和蔡懋,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告诉他们,朕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一个月!朕只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内,朕必须看到江南的钱粮,开始源源不断地运抵京师!若是办不到……哼!”
赵桓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一声冷哼,以及那双如同寒潭般深不见底的眼眸,却让李纲和蔡懋同时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已经将解决财政危机的宝,压在了江南,也压在了这位即将被召见的、名不见经传的转运使齐安身上!江南的风暴,恐怕就要随着这位齐安的入京,而正式拉开序幕了!
就在这君臣定计,风雨欲来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内侍总管张望略显慌乱的声音:
“启禀陛下!太原府八百里加急军报!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三位将军联名上奏!另有……另有踏白军指挥使杨沂中杨大人,奉陛下紧急密旨,已抵达太原,亦有十万火急军情一并呈上!信使……信使已在殿外候旨!”
喜欢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