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可以不吃,事儿得赶紧办。
张卫国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明天拉莲藕,要找四辆5.5米的货车。
这年头,找车可不是后世打个电话叫个货拉拉那么简单。
私人手里有大车的凤毛麟角,去哪儿找呢?还要找个方便卸货,又能掩人耳目的地方。
猛地,一个名字进入他的脑海。
城南,棉纺厂。
这事儿还得感谢五弟张振华,之前振华在棉纺厂门口摆摊卖鳝鱼,车间主任周德海就好这一口。
周主任买了两回,就成了老主顾。
张卫国后来知道了周主任的身份,便特意交代过振华和铁柱,只要去棉纺厂附近摆摊,必须给周主任留上四斤最新鲜、最大的鳝鱼,而且不要收钱。
这人情世故嘛,一来二去,不就熟络了。
虽然算不上多深的交情,但至少混了个脸熟,说得上话。
更关键的是,棉纺厂是国营大厂,运输任务重,厂子里自己就养着一个车队,有六辆大解放。
而且,棉纺厂外面那条街,靠近角落的地方,就有一个闲置的小仓库。大概有个一百来平米的样子,以前似乎是哪个单位堆杂物的,后来就一直空着。
这个仓库的位置简直是绝了!
明天把车开到仓库门口,司机师傅们一卸货,自己找个由头,比如“师傅们辛苦了,去旁边国营饭店搓一顿,我来买单。”之类的,把他们支开。
这年头,路上、厂区,哪有什么摄像头。仓库大门一拉,里面发生什么,谁知道?
他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把堆积如山的莲藕,“嗖”一下全卖给菜多多系统。干净利落,神不知鬼不觉!
这仓库,不光是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
张卫国心里盘算得更远,等他以后去粤省,利用系统空间倒腾服装回来,也得有个落脚点,总不能凭空变出来。
只要拉上仓库的卷闸门,自己就能把系统空间里的衣服全部放出来,堆到里面,谁都看不到。
越想,张卫国心里越是笃定。
这车,必须从棉纺厂借,这仓库,必须租到手。
打定主意,张卫国不再犹豫,脚下蹬得更快了。
路过一个飘着香气的小巷口,看到一家挂着“千里香馄饨”招牌的小店,他肚子也确实有点饿了。
“老板,来份大碗馄饨!”
热腾腾的骨头汤底,皮薄馅大的馄饨,撒上翠绿的葱花和紫菜,再淋点香油。
张卫国稀里哗啦几口就吃了个底朝天,浑身都暖和起来。
抹了抹嘴,付了钱,张卫国看了眼手表,下午一点半。
骑着车子到了一条无人的小路,张卫国意念一动,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两瓶用普通纸袋裹着的茅台酒,和一条用报纸包着的芙蓉烟,塞进了随身的军绿色挎包里。
做戏要做全套,直接拿出来太扎眼。
他推着自行车走到门卫室窗口,里面坐着的保安正喝着浓茶,看着一份《德山日报》。
“哟,王哥,忙着呢?”张卫国笑着递进去一包拆开的白沙烟。
这保安姓王,跟张振华他们也熟。
每次张振华和铁柱来厂门口卖鳝鱼,都少不了给这位王保安塞上一块钱“辛苦费”,算是打点到位了。
王保安接过烟,一看是张卫国,脸上立马露出熟络的笑容:“张同志,好久不见,最近都是你兄弟来摆摊,今天来厂里有啥事?”
卫国客气地说道:“王哥,我找周主任有点事,麻烦您给他打个电话呗,就说张卫国找他。”
王保安点点头,拿起桌上那台老旧的黑色转盘电话机,熟练地摇了几个号码,对着话筒说了几句。
放下电话,王保安朝张卫国摆摆手:“行了,周主任让你直接去车间办公楼那边找他,他就在一楼车间门口等你。”
“好呢,谢了啊,王哥!”张卫国笑着道谢,推着自行车进了棉纺厂大门。
厂区里,机器的轰鸣声隐隐传来,空气中弥漫着棉絮和机油混合的味道。
果然,刚走到一处挂着“第一纺织车间”牌子的楼门口,就看见一个周德海在等自己。
“周大哥!”张卫国隔着几步就喊道。
“卫国来了!”周德海看见张卫国,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主动迎了上来,“走,上我办公室说。”
周德海的办公室在二楼,不大,但收拾得挺干净。
一张办公桌,两个文件柜,墙上还挂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标语。
“坐,坐!”周德海热情地招呼张卫国坐下,拿起桌上的暖水瓶,给他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刚泡的,尝尝。”
张卫国也没绕弯子,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直接开门见山:“周主任,实不相瞒,我今天来,是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哦?你说。”周德海看着他。
张卫国把包里的两瓶酒和一条烟拿出来放在桌上,笑着说:“周大哥,我搞了点农副产品,明天需要用车去乡下拉回来。想问问,能不能租用一下咱们厂里的货车?我需要四辆大解放,就用一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