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逮住人?”
“附近我们几个会长,也商量过,和报社知事陈应魁说了,民报也告诉大家不要拔柳,发现谁拔让谁双倍赔钱。”
周怀民看着付惟贤,点了点头。
忽听村里隐约有板鼓和戏腔声传来,周怀民疑道:“这是哪里在唱戏?”
付惟贤道:“你说的是梆子声吧,西林庄村里有一个小班子,这两天我经常听到他们在练唱。”
周怀民记忆里,从来没到过西林庄,他哪里知道,便下马,和周怀礼四五个社兵进村寻觅。
一路上和村民打着招呼,顺着村路和声音,来到村东靠着一个池塘的破落大院。
周怀民自来到明末这个山沟里,还是头次听到乐器的声响,不由地在院外驻足静听。
有梆子、板鼓声,节奏断断续续,也听不懂在唱什么,便走进院门。
院内有四五人,见有人进来,被唬了一下,有一村民认出是周会长,惊喜道:“周会长!”
周怀民笑道:“打扰大家了,我从这里过,听到有板鼓声,便来看一看。”
旁边有一人上前,忙道:“原来是周会长,我是曹荣,是这戏班的班主。”
“你们这是唱的什么?人怎么这么少呢?”
曹班主局促道:“周会长,咱这是河南梆子,我们几人趁着这几天有空,排练着熟悉,今年年景不好,一直闹贼寇,庙会、乡社里没活干,大家都去工坊挣钱去了。就俺村几个,这也不是个正事,平时还练一练。”
周怀民非常欢喜,看着明末这些乐器,有梆子、板鼓、大锣、小锣、铙钹、和后世略有不同,并没有见到二胡、笙。几人装束也简单,大多是清唱。
明末河南的戏曲以土梆戏为主,融合本地民歌、如河南坠子、傩戏,并受山陕梆子影响,尚未形成成熟的豫剧。
戏班常依附于地方豪强或寺庙,地位低下,被视为下九流,多是贫民为糊口饭吃。
周怀民高兴的敲着板鼓,问道:“曹班主,我倒觉得,这是个正事,咱们完全可以把人组织起来,组成一个大班子,好好把这个戏班做起来。”
曹班主为难道:“我接不到活,哪里有钱给大家发工钱,还是去工坊找活干比较好,能养得起家。”
周怀民道:“不如这样,曹班主你来组织人手,我只出钱,不插手你们的事,你把你这个班子搞起来!”
曹班主几人互视大喜,这个班子眼看要散。
西林庄人虽少,但文风颇盛,几个村民舍不得扔下,平时偶尔操练一番,只当做玩耍,现在周会长要出力出钱,那这班子还发愁什么?
曹班主仍是不相信,问道:“周会长,你没有骗我们吧?”
旁边村民道:“看你说的,周会长就不是说话不算话的人。”
周怀民笑道:“正是,曹班主,你就按工坊的工钱给大家发,我全力支持。等秋收后,我让农会找你们订三天大戏。”
曹帮主几人听闻,仿佛看到了在万民注目下,自己在台上唱戏敲打的热闹和英姿。
纷纷簇拥着周怀民:“多谢周会长!”
周怀民摆摆手:“曹班主你现在就开始着手,一会我让人送来一百两你先用着,我这会有事先回去,回头我再来看大家!”
喜欢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