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执疏有的时候是真的佩服他父皇,无时无刻不在下套:“行!但我有个条件,父皇您跟我立字据,只有旬休的时候,我批一点点奏折,不然我不干,反正昭昭又没有跟我闹别扭。”
百里兴安震惊的看着百里执疏,这小孩子的脑子就是好用啊,他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啊,这样他就不需要被他父皇提前压榨那么久了啊?
太初帝并不在意什么字据不字据的,立了就立了,主要是这不就答应他,开始批阅奏折了吗,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的,慢慢来才是最稳妥的;他的儿子他最清楚不过了,软硬不吃,这命门啊就是萧华昭;太初帝笑了笑,一个梦倒是让这小子成了大情种。
“行,兴安去写字据吧,我跟你这个弟弟啊,签字据,免得他到时候不承认,要躲懒。”
“父皇还是少操心我躲懒,记得自己不要违背约定就好,我可是多一点点都不干的。”
“这字据就签四年,等他到十四岁就作废,十四岁开始就得给我去上朝。”
“皇兄,你十四岁就开始上朝了吗?那你去重华宫的时间怎么搞的啊?”
“就跟现在差不多吧,上完朝跟父皇回养心殿用早膳,用完早膳就去重华宫读书;只不过现在是上完朝,回东宫陪婉兮用完膳,就来养心殿批奏折处理事情。”
“那你在重华宫上学到几岁啊?”
“十八岁?还是十七岁?一直到跟柔然打仗吧,那仗打完就没去过了。”
百里执疏点点头,那跟他上辈子的经历倒是没多大的差别,他上辈子也差不多是十六岁左右就没去重华宫了,那时候是因为什么来着?对,是因为父皇病重,母后一直照顾父皇,精神头也不好,恰巧逃到乌斯藏的一支契丹族联合藏王室趁机骚扰边境,皇兄走不开,是他带兵击退的;等父皇母后过世后,他又请命去驻守边境,后来才有了“契丹之战。”
“对了父皇,李衔舟是被您派去北疆了吗?”
“怎么了?北疆的游牧民族,汉文化这块还不够深入,我就让李衔舟沿着去北疆的路,接受了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一起带去了北疆,开垦边疆,与北疆的百姓一起扎根。”
“没什么,您给我看看昭昭的封号呗~都有哪些呀?”
“全福儿,拿给宸王殿下看,让他也挑一挑。”
太和殿
“陛下到——”
“皇后娘娘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初帝牵着季云婵走到最上方落座,看着底下朝拜的文武百官:“平身吧,今日中秋佳节,大家都随意些。”
“谢陛下,谢皇后娘娘!”
“你说这县主的孝期都过了一两个月了吧?宫里怎么还没有旨意传出来啊?”周倩芳低头小声同杨曦清打听着,她上个月嫁给了她外祖家的表哥,虽说这表哥去年在榜上排名一般,但到底也是同进士出身,周家也就顺水推舟的结了这门亲。
“你呀,怎么都嫁人了,还改不了这爱八卦的性子;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你知道的,我生完孩子之后,坐月子坐了蛮久的,我都没怎么去过东宫了。”
“哦对对,你身材恢复的好快啊,要不是你提起来,我都忘了你才生完孩子没多久;江大人对你好的吧?”
“挺好的,你别八卦了,难不成你表哥对你不好啊?”
“他敢,他要是对我不好,我就让我哥哥收拾他!诶,那你说陛下和娘娘会给县主什么封号啊?”
“我也不清楚,但应该快了吧,到时候就知道了。”
史云看周倩芳和杨曦清在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什么,她就烦;她一直觉得是杨曦清这个不速之客抢了她的姻缘,不然他肯定可以嫁给江行知的;她拖到今年十七还没嫁,就是不死心。
“史家姐姐,你在看什么?”一旁的女郎看史云脸色不对,开口问道。
“没看什么。”史云被人喊了一声,收回目光,怕被别人看出端倪,这两年在她背后冷嘲热讽,说她痴心妄想,连伯爵府庶出的都比不上的,大有人在。斜对面安乐侯府那桌,史氏看到自己侄女这个样子也是恨铁不成钢,真想把她这个侄女的脑袋敲开看看都装了什么。
这一次仲秋宴,萧国公府和安乐侯府被安排到了一桌,明眼人都知道是个什么章程,这是将两个亲家安排到了一起,谁也不好说帝后厚此薄彼,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一桌子的夫人们,可是要热闹了。
李氏看着宴席都到这会儿了,也没有旨意颁发,便开口阴阳道:“这就算是被接进宫了,到底也不是亲生的,令姁啊,你说是不是?”
萧令姁知道李氏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觉得,昭昭哪怕是接进宫了,也不过是皇家做做样子,私底下也未必对昭昭有多上心,更不信昭昭是皇后娘娘亲自在养,认为只是挂了一个虚名罢了:“话不能这么说,这有的人想进宫还进不去呢,夫人说是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叔!昭昭心口有点疼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皇叔!昭昭心口有点疼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