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痕眼前一亮,立刻拿起模具仔细观察,又用数字扫描设备扫描了模具的纹路:“你看这个模具的纹饰风格,和我们之前扫描的明代青花瓷纹样很像,而且陶土的质地也符合明代的工艺特征。我可以把扫描数据发给考古专家鉴定,如果真的是明代的,就能补上时间轴上的实物缺口了。”
几天后,考古专家传来消息,确认这块陶模确实是明代中期的文物,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明代糖龙模具实物。温如霜和风痕都十分兴奋,风痕立刻将这块陶模的扫描图和鉴定报告加入动态图表的“历史脉络”模块,还特意做了一个3D模型,让评审可以清晰地看到模具的细节。
申报材料提交前的最后一天,两人坐在展馆的案前,对材料进行最后的核对。温如霜的文字材料详细梳理了糖龙民俗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传承现状,每个观点都有文献、实物或实地调研作为支撑;风痕的动态数据图表则将复杂的数据和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图像,清晰地展示了糖龙技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你看这里,”温如霜指着文字材料中“国际交流”的章节,“我补充了去年海外非遗展的观众反馈数据,还有海外分校的学员数量,能更好地说明技艺的国际影响力。”
风痕点点头,在动态图表中调出对应的模块:“我也把这些数据加进去了,用柱状图展示海外学员的增长情况,还插入了海外学员制作的‘本土元素糖龙’照片,这样更生动。”
夕阳透过窗户,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温如霜合上厚厚的申报材料,轻轻叹了口气:“从收集资料到整理成文,再到制作图表,这两个月真是不容易。但一想到能让糖龙民俗被更多人认可,能为技艺的传承争取更多的支持,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风痕看着屏幕上的动态图表,眼神坚定:“是啊,这不仅是一份申报材料,更是我们对糖龙技艺的承诺。相信评审一定会看到我们的努力,看到糖龙民俗的价值。”
三个月后,申报结果公布,“糖龙民俗”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传来时,糖龙展馆里一片欢腾,老匠人阿松握着温如霜和风痕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温如霜看着展馆里陈列的糖龙作品,想起那些埋首古籍的日夜;风痕则打开电脑,调出那张动态数据图表,图表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片,都见证着他们为糖龙技艺传承付出的努力。
夕阳下,温如霜和风痕站在展馆门口,看着远处的双生谷。他们知道,这只是糖龙技艺传承的新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还有更多的故事要讲。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用墨香记录历史,用数据点亮未来,糖龙技艺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