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的盛夏,安庆城外的空气里弥漫着硝烟与血腥。
湘军大营中,曾国藩负手立于地图前,眉头紧锁。安庆城已围困数月,城墙依旧巍然不动。
"涤帅!九帅那边有动静了!"亲兵急匆匆闯入帐内。
曾国藩快步走出营帐,只见安庆城西北角烟尘滚滚,随即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传来,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
远处城墙赫然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湘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入。
"那是...?"
"回涤帅,是萧将军的新炮!"亲兵兴奋道,"萧将军改良了从洋人那里缴获的火炮,威力倍增!"
曾国藩眯起眼睛,看着那仍在冒烟的城墙缺口,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从未见过如此威力的火炮,这已完全超出了他对战争的认知。
三日后,安庆城破。曾国藩在临时行辕召见了萧孚泗。
萧孚泗风尘仆仆地走进来,军服上还沾着硝烟痕迹。"末将参见涤帅!"
"免礼。"曾国藩打量着这位年轻将领,"听闻你改良了火炮?"
萧孚泗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回涤帅,末将自幼痴迷火器,在长沙时曾向洋教士请教过炮术。
这次用的火炮,我将炮膛加长了三寸,改进了弹药配比,射程和威力都提高了五成有余。"
曾国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若我军有此等利器,何愁长毛不灭?"
就在这时,湖南提督周宽世匆匆赶来:"涤帅,您找我?"
曾国藩示意二人坐下:"宽世,我欲在安庆设立一处军械所,专事火器研制。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周宽世惊讶道:"涤帅,这..."
"孚泗的火炮你看到了。"曾国藩沉声道,"洋人之技,已非我辈所能想象。若不急起直追,恐我大清危矣。"
周宽世肃然:"末将明白。只是这人才..."
"孚泗算一个。"曾国藩看向萧孚泗,"另外,无锡的华衡芳、徐寿二人,我已派人去请。此二人精通算学格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个月后,安庆城西一处破败的庙宇被改造成了临时工坊。
周宽世站在院中,看着陆续抵达的众人。
萧孚泗最先到达,他身后跟着几个亲兵,抬着几口大箱子。
"周军门,这是我这些年收集的火器图纸和实物。"
周宽世翻开箱子,里面整齐摆放着各式图纸、测量工具,甚至还有几门小型火炮的零部件。
"孚泗,这些都是你做的?"
萧孚泗腼腆一笑:"有些是仿制的,有些是改良的。我在长沙时,常去洋商那里偷师。"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身材瘦削、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年轻些的男子,两人都穿着朴素的儒生长衫。
"在下无锡华衡芳,奉曾大人之命前来效力。"年长者拱手道。
"徐寿见过周军门。"年轻人也跟着行礼。
周宽世连忙还礼:"久闻华先生精通算学,徐先生擅长机械,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华衡芳目光落在萧孚泗打开的箱子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些是...西洋火器图纸?"
萧孚泗点头:"正是。华先生也懂这个?"
华衡芳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黄铜物件:"这是我仿照《泰西水法》所制蒸汽机模型,虽只有巴掌大小,但原理与洋人轮船所用无异。"
周宽世接过那精巧的模型,只见其中活塞、气缸一应俱全,不由惊叹:"华先生大才!"
徐寿也不甘示弱,从包袱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学生设计的连珠铳改良图,若能制成,射速可比现有火铳快三倍。"
周宽世看着眼前三人,心中大定:"有诸位相助,我安庆军械所必能造出不逊于洋人的利器!"
接下来的日子里,破庙内日夜响彻敲打声和讨论声。
华衡芳负责计算弹道和火药配比,他那惊人的心算能力令所有人叹服。
一次,萧孚泗提出要改变炮管仰角,华衡芳闭目心算片刻,便给出了精确的角度和所需火药量,试射时竟分毫不差。
徐寿则展现出惊人的机械天赋。他能在看过一遍洋枪结构后,凭记忆画出精细的分解图,甚至指出其中可以改进之处。
一次,他仅用三天时间就仿制出了一把柯尔特左轮手枪,射程比原版还远了二十步。
萧孚泗则将他们设计的理论付诸实践。他熟悉战场需求,知道什么样的武器最适合清军使用。
在他的建议下,徐寿改进了步枪的装填方式,使其在雨天也能正常使用。
这天夜里,三人围着一盏油灯讨论新型火炮的设计。
"后膛装填是趋势。"萧孚泗指着图纸说,"我在英吉利炮舰上见过,装填速度快,且更安全。"
华衡芳皱眉:"但闭气问题如何解决?若不能密闭,威力会大减。"
徐寿突然拿起一块黏土,快速捏出一个奇特的金属环形状:"可以加一个扩张弹性的铜环,发射时受热膨胀,自然密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花屋湘军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