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三月的上海,春寒料峭。
黄浦江上汽笛声此起彼伏,各国商船如巨兽般停泊在码头,桅杆如林。
周宽世站在和平饭店三楼的窗前,望着外滩上熙攘的人群,眉头紧锁。
"大人,马车已备好。"身后传来清脆的女声。
周宽世转身,看向站在门口的杜雨晴。这位二十出头的女子身着西式裙装,黑发盘起,一双杏眼明亮有神,是上海滩少有的能说流利英语、法语的女翻译。
"杜小姐,今日去怡和洋行,你觉得安全如何?",周宽世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左轮手枪。
这把柯尔特1851海军型是他从美国商人那里高价购得,枪身银光闪闪。
杜雨晴微微一笑,眼角却闪过一丝忧虑:"南京路白日里人来人往,洋行附近更是巡捕房重点巡视区域,按理说..."
"按理说安全得很。",周宽世接过话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但本官总觉得这几日有人跟踪。昨日在十六铺码头,那个卖烟的小贩眼神不对。"
杜雨睛神色一凛:"大人是说..."
"无妨。"周宽世摆摆手,",本官自有准备。你只需按计划行事。"
下楼时,周宽世注意到大堂角落有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假装看报,却不时抬眼观察他们。
他不动声色地按了按藏在袖中的暗器,向身后的亲兵队长周铁柱使了个眼色。
马车沿着外滩向北行驶,车轮碾过新铺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
周宽世透过车窗观察着街道两侧,南京路上商铺林立,行人如织。
卖报童、黄包车夫、撑着洋伞的太太小姐们构成了一幅繁华图景。
"大人,前面就是怡和洋行了。"杜雨晴指着前方一栋三层西式建筑说道。
就在此时,周宽世突然感到一阵心悸。他多年沙场征战的经验告诉他,危险临近。
"停车!"他猛地喝道。
车夫急忙勒住缰绳,马匹嘶鸣着扬起前蹄。几乎在同一瞬间,一声枪响划破天空!
"砰!"
子弹击碎了马车车窗,擦着周宽世的耳边飞过,在车厢内壁上留下一个冒着烟的弹孔。
"有刺客!保护大人!"周铁柱大吼一声,十名亲兵立刻从前后两辆马车上跳下,迅速组成防御阵型。
南京路上顿时大乱。行人尖叫着四散奔逃,小贩的货摊被撞翻,水果滚落一地。
第二枪、第三枪接连响起,子弹来自不同方向。
周宽世冷静判断,至少有五名枪手埋伏在街道两侧的建筑和人群中。
"大人小心!"杜雨晴突然扑向周宽世。
"噗"的一声闷响,一颗子弹穿透了杜雨晴的左肩,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浅色衣裙。
周宽世眼疾手快,一把揽住她倒下的身体,同时右手抽出左轮手枪,朝枪声来源处连开三枪。
"三段击准备!"周铁柱高声命令。
亲兵们训练有素地分成三排。
第一排五人单膝跪地,举起最新购置的英国恩菲尔德步枪;
第二排五人站立,枪口对准两侧建筑窗口;
第三排五人则迅速散开,占据有利射击位置。
"第一排,放!"
五声枪响几乎同时爆发,对面茶楼二层窗口的一名杀手应声倒地,手中的步枪掉落街头。
"第二排,放!"
又一轮齐射,街角一个伪装成乞丐的杀手胸口炸开血花,仰面倒下。
杀手们显然没料到会遭遇如此专业的反击。他们原以为对付一个清国武官,只需几枪就能解决。
混乱中,剩余的杀手开始仓促还击,但准头大失。
周宽世将杜雨晴安置在马车后,撕下衣襟为她简单包扎伤口。杜雨晴脸色苍白,却咬牙不出一声。
"坚持住,马上送你去医院。"周宽世低声道,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柔情。
"大人...小心...二楼...",杜雨晴艰难地指向怡和洋行二楼的一扇窗户。
周宽世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隐约见到窗帘后有人影晃动。
他眯起眼睛,多年的战场经验让他瞬间判断出那是观察哨的位置。
"铁柱!洋行二楼,左侧第三个窗口!"
周铁柱立刻领会,亲自端起一杆步枪,瞄准,扣动扳机。
"砰!"
玻璃碎裂的声音传来,窗帘后的人影慌忙躲闪。
此时,亲兵队的三段击战术已完全压制住杀手。
每一轮齐射都精准致命,短短两分钟内,埋伏的八名杀手已全部毙命。
南京路上硝烟弥漫,尸体横陈,血流成河。
周宽世站起身,冷峻的目光扫过战场。他注意到其中一名杀手的衣领上别着一枚特殊的铜质徽章,那是一只鹰抓着一柄刀的图案。
"太平军?"他低声自语,随即摇头,"不,太明显了..."。
"大人,抓到个活的!"一名亲兵押着一个腿部中弹的杀手走来。
杀手满脸是血,却狞笑着用生硬的汉语说:"周...宽世...你逃不过...下一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花屋湘军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