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进何氏府邸顶层的书房。何大清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繁华的都市景观,手中握着一杯陈年普洱,茶香氤氲。
"爷爷,您找我?"何明曦(秦京茹的双棒二儿子)推门而入,西装革履,眉宇间透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他刚从香江大学毕业,金融专业的文凭还带着油墨香。
何大清转过身来,看着已经长大的孙子满是欣慰。他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明曦,坐。"他指了指对面的真皮沙发,声音低沉而有力。
何明曦恭敬地坐下,腰背挺直。他知道爷爷召见,必有要事。
"你在学校学的那些金融理论,现在该派上用场了。"何大清啜了一口茶,目光如炬,"R国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何明曦略微思索:"您是说日本?自从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受挫。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东京的地价已经——"
"已经疯了。"何大清打断他,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银座的地价每平方米超过三千万日元,股市日经指数突破两万点大关,所有人都相信这繁荣会永远持续下去。"
何明曦敏锐地察觉到爷爷话中有话:"您认为这是泡沫?"
何大清放下茶杯,从抽屉里取出一叠文件推给孙子:"不是认为,是知道。这繁荣建立在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虚高之上,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迟早会破灭。"
何明曦翻阅文件,里面是详尽的日本经济数据分析、地价走势图和银行信贷规模统计。数据触目惊心,显示出一种不可持续的疯狂。
"我们何氏在日本的业务一直不温不火,现在,是时候大展拳脚了。"何大清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巨幅日本地图前,"我要你带队去东京,趁现在还能找到价格合理的土地和房产,秘密收购。等到90年代中,泡沫膨胀到极点时,一举抛出。"
何明曦心跳加速,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但是爷爷,如果判断失误,泡沫提前破裂..."
"不会。"何大清斩钉截铁,"我知道这段历史。"他顿了顿,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迅速改口,"我的分析不会错。你族叔何光宇在东京经营多年,他会协助你。另外,我已经联系了山本健太郎和松田美咲,他们一个是地产老手,一个是金融专家,会加入你的团队。"
何明曦深吸一口气,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我需要多少资金?"
"第一期五十亿日元,后续视情况追加。"何大清的语气不容置疑,"记住,只买核心地段——银座、丸之内、六本木。普通住宅区不要碰,泡沫破裂时最先跌的就是那些地方。"
"我明白了。"何明曦郑重点头。
何大清走近孙子,罕见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曦,何氏家族的未来,就看你这次的表现了。别让我失望。"
一周后,何明曦踏上了飞往东京的航班。机舱里,他反复研读爷爷给的材料,试图理解那些精确到令人不安的预测。爷爷似乎对日本经济的走向了如指掌,连可能的政策调整时间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成田机场外,三叔何光宇早已等候多时。他是临洮何氏的杰出子弟,被何大清派往R国经营进出口贸易十余年,说得一口流利日语。
"明曦,欢迎来到泡沫的乐园。"何光宇笑着接过侄子的行李,"你爷爷这次可是下了血本啊。"
"三叔,我需要尽快了解真实的市场情况。"何明曦直奔主题。
何光宇点点头:"明天安排你见山本和松田。今晚先休息,倒时差。"
第二天上午,东京银座的高级咖啡厅里,何明曦见到了两位关键人物。山本健太郎五十出头,穿着考究的西装,举手投足间透着老派商人的稳重;松田美咲则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短发干练,眼神犀利。
"何先生,令祖父的眼光令人钦佩。"山本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道,"现在东京的地价确实还有上涨空间,但我们必须谨慎选择标的物。"
松田美咲推了推眼镜:"根据我们的分析,银行信贷仍在扩张,但大藏省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大概有两年左右的安全窗口期。"
何明曦仔细聆听,不时提出问题。会议持续了三小时,他们初步确定了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案。
接下来的一个月,何明曦带着团队走遍了东京的黄金地段。他们考察了银座的老牌百货店背后的土地,丸之内金融区即将到期租约的办公楼,甚至六本木一些尚未被大开发商盯上的小块地块。
"这块地的主人是个老顽固,死活不肯卖。"山本指着一处位于银座四丁目的狭长地块,"但他儿子好赌,欠了一屁股债。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
松田则专注于财务安排:"通过离岸公司层层控股,可以最大限度避税。泡沫破裂后,政府肯定会加征资产税,我们必须提前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