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啊,甘省条件己有很大改善,但面临挑战也会更多。"送行宴上,何大清语重心长,"光华在那里经营多年,你们联手,定能做出成绩。"
于海棠敬了何大清一杯:"何伯伯,我不会给您丢脸。"
与此同时,何大清的另一枚棋子也悄然落定。胡老的小儿子,何大清的四女婿胡逸尘从陕省商洛市市长成为保城市市委书记,这背后有何大清"朋友"的推荐,也有何家与王家多年经营的关系网在发挥作用。
姜老临退时,向总CM部要求,将自己的小徒弟何雨亭调回总部,总CM部考虑到姜老的功勋,在风起时的表现便同意了。于是鲁省驻小松山岛守备区参谋长何雨亭调总CM部任正师职副总参谋长助理。
仲夏夜,南锣鼓巷97号何家大院。何大清召集家族核心成员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今年是我们何家关键的一年。"何大清环视众人,"王泽入阁,小川主政,于莉到黑省任职,海棠到甘省任职...这些都是好事。但记住,站得越高,越要谨慎。"
他特别看向孙女婿仲华:"你这次从县委书记直接提拔为昌平市副市长,是破格提拔。多少人眼红着呢!工作上一定要扎扎实实,别给人留下话柄。"
仲华恭敬地点头:"爷爷放心,我一定谨言慎行。"
会议结束后,何大清单独留下儿子何雨梁。这位在陕省榆树市当市长的二儿子。
"雨梁,知道我为什么留下你吗?"何大清问。
何雨梁摇头。何大清说道:"你年轻,需要磨练。你大哥不是当官的料,何家仕途以后要靠你主持。你姐夫王泽是王家主,只能帮助你,而不能替何家做主。其他姐夫亦是如此,你弟弟雨亭在在军界发展,以后你才是何家政界领军人物"他拿出一份文件,"中枢已经同意,只要你在榆树市做出成绩,解决当地温饱问题,一年后调你回四九城,任昌平市委书记。"
何雨梁眼睛一亮:"爸,这是真的?"
"别高兴太早。"何大清严肃道,"这是有条件的。我必须再干一年冶金部部长,而且...要干出成绩来。"
就这样,一场精心策划的家族晋升计划全面展开。何大清像一位交响乐指挥,协调着每个"乐器"的节奏和音量。
1986年下半年,何氏家族的政治经济版图以惊人速度扩张:
王泽在政务院副总理的位置上如鱼得水,推动了一系列有利于何氏集团的政策;任小川在黑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于莉将科技企业的管理经验带入政府工作,在黑省建立了三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朱聿修在文化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铺路;于海棠在甘省掀起反腐风暴,赢得"清正"名声;胡逸尘在保城推动国企改革,试点股份制...
而何大清自己,则兑现了对中枢的承诺。他多渠道引进先进冶金技术,推动下属钢厂技术改造。到1987年初,中国钢铁产品的质量提升了两个档次,出口量增加了40%。中枢领导在冶金部工作报告上批示:"何大清同志老当益壮,工作富有成效。"
与此同时,何雨梁在榆树市的表现超出所有人预期。在何氏集团重金支持下,他引进了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特色种植业,不到一年就使这个贫困市实现了全面脱贫。1987年8月,何雨梁如愿调回四九城,任昌平市委书记。
何大清站在冶金部大楼前,望着自己工作了八年的地方,轻轻舒了口气。辞职报告终于被批准,而他为家族铺设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军队系统,何家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夕阳西下,何大清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位精明的老人知道,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风险也越高。但他已经为家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剩下的...就看子孙们的造化了。
"部长,车准备好了。"秘书轻声提醒。
何大清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冶金部大楼,迈步走向轿车。1986年,这个何家变动最大的年份,已经永远地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轨迹。而新的篇章,正等待书写。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