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舍人张茂看到国家面临的这些问题,心急如焚。他怀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同情,决定上书劝谏曹叡。在奏书中,他写道:“臣看到诏书,下令将那些嫁给非士人的女子全部夺回,许配给战士。这虽然是权宜之计,但绝非长远的良策。陛下是上天之子,百姓和官吏同样也是陛下的子民。按照礼制,赏赐君子和小人应有所区别,以此彰显贵贱之分。官吏属于君子,士兵属于小人,如今夺取前者的妻子给予后者,这与夺兄之妻嫁予弟弟又有何区别?这是对百姓的不公平,也是对父母之恩的偏袒。而且,诏书允许用年龄、相貌与妻子相当的人口来赎回,这使得富者倾家荡产,贫者举债度日,只为赎回自己的妻子。而官府却以配给士兵为名,实则将美貌女子选入掖庭,将丑陋女子许配给士兵。如此一来,得到妻子的士兵未必满意,失去妻子的百姓却痛苦不堪,他们或是穷困潦倒,或是忧愁烦闷,都不得志。陛下拥有天下,却得不到百姓的拥护,这样下去国家怎能不危险?如今军队在外作战,人数众多,每日耗费巨大,即便倾尽天下赋税,也难以维持。更何况宫廷中还有众多没有编制的女子,以及对后宫亲属的大量赏赐,这些费用几乎占据了军费的一半。昔日汉武帝喜好神仙方术,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园林,那时天下一统,无人敢反对。但如今国家历经战乱,数十年来,百姓生活困苦,战士们征战不休,死伤无数,至今伤痛未愈。况且强敌仍在边境虎视眈眈,图谋颠覆魏国。陛下不兢兢业业,崇尚节俭,思考如何安定天下,却沉迷于奢靡享乐,让宫中制造各种玩物,在后园炫耀,建造承露盘等奢华之物。这些行为虽然能满足一时的耳目之欲,却也会让敌人认为有机可乘。舍弃尧舜的节俭美德,效仿汉武帝的奢靡之举,臣实在为陛下感到惋惜。希望陛下能果断下诏,废除那些对国家无益甚至有害的事务,用节省下来的钱财厚赏将士的家属,关心百姓疾苦,消除他们的怨恨,充实国库,修缮兵器,以恭敬谨慎的态度治理天下。如此,不用出兵讨伐,吴、蜀两国也会主动归降,太平盛世指日可待。陛下无需为远方的战事劳神,将领们可以高枕无忧,战士们也能各司其职。如今大臣们都不敢进谏,而臣之所以敢于直言,是因为臣曾上书进谏,散骑认为臣的谏言切中时弊,陛下也曾认可,并提拔臣为太子舍人。臣曾着书批评为人臣子却不勇于谏诤的行为,如今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自己不站出来进谏,那便是言行不一。臣年已五十,常担心至死都无法报答国家,所以才冒着风险上书,恳请陛下明察。”
曹叡看完张茂的奏书后,只是淡淡地对身边的人说了句:“张茂不过是仗着自己是同乡才敢如此。”随后便把奏书交给散骑处理,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张茂,字彦林,是沛人。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白话三国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