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深山里的抛尸路
宁安市第二看守所的会见室里,张某隔着铁栅栏望着窗外的槐树,秋风卷起几片黄叶,落在他脚边的水泥地上。这是他被捕后的第15天,胡子拉碴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唯有提到妻子王某时,眼神中才闪过一丝光亮。
"我想看看她。"他对坐在对面的张建国说。
"等你如实交代了,有的是机会。"张建国翻开笔记本,"说说吧,抛尸的细节。"
张某叹了口气,低头盯着自己的跛脚——此刻他才意识到,这只残腿不仅限制了他的行动,更像一个枷锁,将他困在命运的泥沼里。
一、凌晨的罪恶之旅
9月28日凌晨一点,月亮被云层遮住,天地间一片漆黑。付某打亮手电筒,光束照亮了张某家后院的拖拉机。那是一辆老旧的东方红牌拖拉机,车身布满铁锈,后斗里堆着半捆玉米秸秆。
"搭把手。"付某踢了踢车轮,"把尸体抬上来。"
张某蹲下身,双手穿过白云飞的腋下,却因右腿无力险些摔倒。付某咒骂一声,推开他,独自将尸体抱上拖拉机,用秸秆盖住。王某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盆水,盆里浸泡着带血的抹布。
"路上小心。"她又说了一遍,声音比昨晚更轻,仿佛生怕惊醒沉睡的村庄。
付某跳上驾驶座,转动钥匙。拖拉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车灯刺破黑暗,照亮了门前的土路。张某爬上副驾驶,闻着柴油味和血腥味,胃里一阵痉挛。
"后悔了?"付某叼着烟,火光在黑暗中明灭。
张某没有回答,转头望向自家的窗户。透过玻璃,他看见王某的身影在烛光中晃动,像一幅模糊的剪影。他突然想起结婚那天,王某穿着红棉袄站在窗前的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拖拉机在山路上颠簸,车轮碾过石子和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张某数着路边的柞树,试图转移注意力,但每棵树都让他想起白云飞提到的"柞树林买卖"——那个让付某暴跳如雷的话题。
"到了。"付某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眼前是一片芦苇荡,江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付某下车,用手电筒照了照江面:"就这儿,水流慢,尸体不容易漂走。"
两人抬着尸体走向江边,芦苇叶划过他们的裤腿,发出细碎的声响。张某不小心被石头绊倒,尸体的手垂下来,擦过他的脸——那只手冰冷僵硬,指尖还沾着干涸的血迹。
"快点!"付某低声呵斥。
他们将尸体放在江边的浅滩上,付某掏出绳子,再次将尸体捆绑严实。张某注意到,绳子是付某从柴房拿的,上面还缠着几根锯末——那是他平时用来固定木材的。
"好了,推下去吧。"付某拍拍手。
张某闭上眼睛,用力一推。尸体翻滚着落入水中,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裤脚。月光下,那团黑影慢慢漂向江心,最终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二、物证的拼图
"所以,你们用的是拖拉机后斗,"张建国在笔记本上记录,"而不是三轮车。"
张某点点头:"我家三轮车坏了,付某找老周借的拖拉机。后来听说警察在查车轮印,付某就把拖拉机后斗洗了,又用秸秆盖了一层。"
"但你们忘了,"张建国说,"拖拉机后斗的缝隙里还残留着血迹,技术科一化验就出来了。"
张某苦笑一声,仿佛在嘲笑自己的愚蠢。他想起付某洗完拖拉机后那得意的表情,现在看来,那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接下来,说说凶器。"张建国换了一支笔。
"凶器是付某的木工锤,"张某说,"平时放在柴房,用来钉木板。那天他喝完酒,顺手就拿了......"
"在哪里?"
"埋在院子里的梨树下。"张某低下头,"王某知道我腿不方便,主动去埋的。她说,就当是做了一场噩梦,醒了就好了。"
张建国想起在张某家院子里挖掘凶器的场景:王某站在一旁,眼神空洞,当木工锤被挖出时,她突然蹲在地上,双手捂住脸,肩膀剧烈颤抖。那把锤子上还沾着泥土和血迹,经过DNA比对,确认与白云飞的血型一致。
三、锯末与树叶的真相
技术科的报告摊开在会议桌上,张建国用红笔圈出关键内容:
- 包裹尸体的棉被上的锯末为桦木材质,来自手工木工刨子,与张某家柴房的刨子吻合。
- 柞树叶碎屑经比对,来自张某家后山的柞树林。
- 捆绑尸体的绳子上的锯末与棉被中的锯末成分一致,证实为同一来源。
"现在可以彻底排除养鹿场的嫌疑了。"王磊说,"李某的锯末是电锯切割松木产生的,而现场是手工刨子处理桦木,完全不同。"
张建国点点头,目光落在报告最后一行:棉籽油成分与张某家柴房的油桶一致。这意味着,从锯末到树叶,从绳子到油脂,所有物证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张某的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凶案笔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国凶案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