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2日,东海县刑警队的勘查车第三次停在城郊平房区。陈立军盯着面前斑驳的红砖墙,墙根处堆着半袋未开封的腻子粉,袋口沾着几点暗褐色污渍——和三天前第一次走访时相比,这栋平房的外墙又新刷了半面,青灰色涂料像块补丁盖在老旧墙面上。
"刘哥,重点看卧室和卫生间。"陈立军冲技术员刘建军扬了扬手里的现场照片,焦尸案现场提取的墙灰样本在显微镜下显示出特殊的碳酸钙颗粒,和辖区内某品牌乳胶漆的成分完全吻合。推开门时,浓重的油漆味扑面而来,客厅中央摆着张瘸腿木桌,上面散落着滚筒刷和沾满白漆的口罩,墙角立着的三棵塑料发财树落满灰,其中一棵的枝叶间卡着半截女士长发,酒红色发梢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卧室的情况更显突兀。四面墙都新刷了米黄色乳胶漆,唯独靠近窗户的那面墙下半截留着未干的刷痕,滚筒留下的纹理呈不规则块状,像是刷到一半突然放弃。刘建军戴上护目镜,将鲁米诺试剂喷向墙面,淡蓝色荧光突然在墙角处蔓延,星星点点的光斑逐渐连成串,在乳胶漆下勾勒出几枚扭曲的指痕——那是指甲深深抠进墙面时留下的痕迹,指腹部分的荧光尤其强烈,显示出皮肤组织曾与墙面有过剧烈摩擦。
"陈队,来看这个。"刘建军的镊子夹起一块剥落的墙皮,乳胶漆层下方的腻子粉里嵌着半枚模糊的血点,指甲盖大小的暗红色斑块在放大镜下呈现出喷溅状边缘。陈立军皱眉凑近,墙面上歪挂着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绣线在某些地方绷得太紧,布料上有明显的褶皱,右下角绣着的日期"2015.3"墨迹新鲜,显然是近期补绣上去的。
卫生间传来金属碰撞声。年轻技术员小张正趴在地上,用棉签刮取地漏边缘的黑色污垢。"陈队,这里有疑似血迹。"他举起试管,里面的液体在手电光下泛着暗红,"量很少,大概0.3毫升,应该是被水稀释过,但结晶形态不对。"陈立军接过试管时,注意到洗手台边缘摆着三瓶抗抑郁药物,标签上的名字他很熟悉——案发前走访时,废品站老板提过张大海常来卖旧报纸,每次都带着头痛药,而面前药瓶的主人,是张大海的双胞胎弟弟张大东。
"咚咚咚。"外间传来敲门声,社区主任带着个中年男人进来。陈立军认出那是三天前见过的房东,此刻正用钥匙打开储物柜:"警察同志,这是他上个月刚买的,说要学做肉食加工..."柜门打开的瞬间,冷冽的寒气扑面而来,两个崭新的冰柜并排而立,冷藏室门把手上还贴着"生肉区熟肉区"的便签。刘建军戴上手套拉开抽屉,里面整齐码着冻品包装袋,却没有预想中的血腥气,反倒是一把生锈的杀猪刀躺在最底层,刀把上的防滑纹里卡着几丝纤维,颜色与焦尸现场提取的男士睡衣材质相似。
"他平时话多吗?"陈立军摸着冰柜边缘的冷凝水,突然注意到墙角堆着的编织袋——和焦尸现场遗留的残片同为本地手工制品,袋口用红绳扎着,里面露出半截白色塑料布,正是案发时用来装汽油的那种。房东挠了挠头:"不太爱说话,就上个月突然说要装修房子,天天叮叮当当敲墙,有次我来看,他正对着墙抹眼泪,说什么'以后有家了'..."
卧室里的鲁米诺反应还在持续。刘建军用比例尺拍下指痕的位置,那些扭曲的痕迹从地面40厘米处开始,向上延伸到1.5米的高度,明显是有人被按在墙上挣扎时留下的。"你看这个。"他指着最清晰的那道指痕,指尖方向朝向窗户,"指甲里有墙灰残留,和焦尸指甲缝里的成分应该能对上。"陈立军突然想起尸检报告里的细节:死者指甲缝里除了墙灰,还有少量乳胶漆颗粒,当时以为是焚烧时沾到的,现在看来,更可能是生前抓挠墙面留下的。
楼下传来喧闹声。张大海站在警戒线外,正对着民警大喊:"我弟不可能杀人!他连只鸡都不敢杀..."话没说完就被咳嗽打断,他弯腰按着膝盖,药箱从兜里滑出来,几盒抗抑郁药散落在地。陈立军想起走访时的情景:张氏兄弟都是离异独居,三年前的车祸让张大东落下头痛病根,肇事司机赔偿的15万元被他存在存折里,直到三个月前开始频繁取钱——银行流水显示,每笔转账都流向一个叫"小芳"的账户。
"陈队,DNA比对有结果了!"小张从实验室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颤音,"地漏的血迹和焦尸的吻合,墙皮下的血点虽然量少,但STR分型完全一致!"陈立军盯着墙上的十字绣,绣线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右下角的日期突然让他想起什么——焦尸案发生在3月28日,而十字绣上绣的是"2015.3",正是张大东开始装修房子的时间。
搜查持续到深夜。当技术员拆除卧室的踢脚线时,一块带血的墙皮应声掉落,下面露出指甲抓挠的痕迹,五道平行的划痕深深嵌进水泥里,像是死者临终前最后的挣扎。陈立军蹲下身,用物证袋小心收集墙皮,指尖触到粗糙的墙面时,突然想起张大东在派出所时反复念叨的话:"她说结婚要买车买房,可我把存折都给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凶案笔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国凶案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