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原丁原的刺史府,如今已经是刘昆的官邸了。
刘昆见到了王越不辞辛劳亲自送过来的何太后、刘辩和唐妃,赶紧给何太后、刘辩两人大礼参拜道:“微臣刘昆叩见太后娘娘,叩见陛下!”
何太后看到了昔日的刘昆,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但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而刘辩则欣喜地说道:“爱卿快快请起。本王与母后能脱离虎口,爱卿功不可没呀!”
刘昆也不喜欢这样给人下跪,既然刘辩让他起来,那他也就不再矫情了。
刘昆郑重地看向何太后和刘辩,轻轻地说道:“太后娘娘,陛下,要不要微臣昭告天下,让各路诸侯前来勤王?”
刘辩闻言一喜,开口就想要答应了下来。
何太后素手一抬,止住了刘辩就要脱口而出的话语来。
她摇了摇头道:“爱卿,经过这段时间的变故,哀家已经看淡了。请爱卿看在先皇的份上,怜惜我孤儿寡母。让我母子三人从此隐姓埋名,平安地度过余生吧!”
几个月来的大起大落,让何太后经历了一番生死历练,也看清了,想清了。
什么天潢贵胄,什么天下至尊,什么母仪天下……都是过眼云烟而已!
刘辩吃惊地看向何太后,不明白自己母后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心中一急,脱口而出道:“母后,你怎能……”
还没等他说完,何太后甩手一个巴掌,扇在了刘辩脸上。
刘辩一手捂着脸,吃惊地看向自己母后,眼眶微红,不明白母后为何要动手打自己。
何太后凤眸一凝,严厉地看向刘辩。
她一字一顿地说道:“辩儿,娘亲再也不想过那种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生活了。”
何太后如今都不自称“哀家”了,连自家儿子也不喊“皇儿”了。
而是像普通百姓之家一样自称,完全抛弃了皇家的那些骄傲的称谓。
她苦口婆心地说道:“辩儿,你不是做皇帝的那块料。还是和娘亲一样,从此做个普通人吧!”
一旁的唐妃流着泪说道:“夫君,母亲的话才是至理。你我从此做个普通人,男耕女织,一起奉养母亲吧!”
她虽然今年不过才十四、五岁,但几个月来的生死遭遇,让她醒悟了过来。
如今董卓专权,势力庞大。
就算刘昆全心全力支持刘辩复辟,但能顶得住董卓数十万大军的狂攻吗?
至于天下那些刺史、州牧以及皇室王侯,呵呵,都好几个月了,有谁兴兵进京勤王了吗?
刘昆叹道:“太后娘娘,微臣可以全力支持陛下在晋阳登基。届时,只要天下各州刺史、州牧、皇室王侯都来晋阳勤王,未必没有击败董贼的可能……”
何太后素手一抬,止住了刘昆下面的话。
她幽幽地说道:“刘大人,当日你所说的话,还作数吗?”
刘昆一怔,忽然想起了那晚在长秋宫与何太后见面的情形。
而且,他当时确实也说过,只要何太后有事需要他,定当义不容辞。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太后娘娘,微臣说过的话,自然作数!”
何太后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那老身要是想让你兑现昔日诺言?你可办得到?”
刘昆无奈,这何太后撑死了才三十岁,竟然连“老身”两字都用出来了。
而且,她保养得异常的好,看起来就跟二十余岁的大姑娘差不多。
看来,她隐世避祸的意思很坚决呀!
刘昆点了点头,既然这样,那只能按照何太后的意思来办吧!
于是,刘昆便安排了一处幽静的院子,暂时将何太后、刘辩、唐妃安置了起来。
晚上,刘昆在书房批阅各地传来的往来文书。
忽然,一个唇红齿白的俊俏少年进来了,手里还端着一个食盒。
他把食盒放在一旁的茶几上,从中捧出一个陶罐来。
打开一看,里面正是热气腾腾的鸡汤。
他轻轻地拿起食盒里的小碗,用勺子舀了一碗,轻轻地端放在刘昆的桌案上。
少年轻声道:“兄长,夜深了,喝点热鸡汤暖暖身子吧!这可是蒙嫂嫂亲自熬了好久的!”
刘昆闻言,停下了手中的批阅,笑着说道:“柔弟,怎么能让你亲自端过来呀!快请坐!”
少年正是舅父高靖之子高柔,今年十六岁。
三年前,高靖病逝于兖州任上,留下年幼的高柔。
临终之前,反复叮嘱家人,一定要将高柔送到刘昆身边。
高靖不傻,他笃定刘昆日后必定会一飞冲天。
将自己儿子推到刘昆身边,也是他这个为人父为陈留高家做的最后谋划了吧。
刘昆知道高柔是个难得的大才,很早之前就有了收为己用的想法。
加上舅父的托孤,于是就将他接了过来,扔给了戏志才做徒弟。
戏志才对这个天才弟子也是异常的上心,平日也是倾力相授。
高柔不愧为日后三国曹魏时代的名臣,天资聪颖,很得戏志才欣赏。
九原会议之后,就让他跟在了刘昆身边做个书佐锻炼能力。
高柔也给自己舀了一碗鸡汤,动作优雅地和刘昆坐在了一起。
刘昆看向高柔,笑道:“柔弟,天天处理这些公文,还顶得住吗?”
高柔虽然才十六岁,但跟在戏志才身边已经足足三年了。
小小年纪,处理政务起来竟然相当得体,让戏志才连连赞叹。
要知道,以戏志才的骄傲,是很少夸人的。
高柔微微一笑道:“兄长,小弟才疏学浅,还不够周全,万万比不得您和老师呀。”
刘昆哈哈一笑,知道他是自谦。
说实话,他自己都认为,在处理政务这块,高柔比他强太多了。
果然,不愧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干练名声的大才。
随即,刘昆笑道:“柔弟,明年开春以后,我和戏先生说一声。让你去先担任一县县令,过几年之后再担任一郡太守,你看如何?”
高柔小脑袋一歪,苦着脸说道:“兄长,小弟还小,如何做得了一县县令呀!”
刘昆哈哈一笑道:“柔弟,你的才能,戏先生赞不绝口。想你兄长当年,不也是这个年纪来雁门当太守了嘛!”
他现在地盘越来越大,但手里的人才却越来越捉襟见肘。
像高柔这种自小就爆发出来的惊世之才,当然要重用了。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