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均提出的问题十分关键。
姬藜代表高阳氏,整件事情的发端便是高阳氏与共工氏的矛盾。
伊祁耳代表陶唐氏,或者说代表华夏共主尧,他期望利用共工的预言团结各个邦国,度过难关。
现在这二人都死了。
且不说没有主持占卜的神职人员,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见证者。
“我之所以离开中原,寻找昆仑海,一是为解决心中关于大洪水的疑惑。”
“二是为提前发出预警,让各个邦国做好准备。”
“我把中原事务的希望寄托在尧舜、共工和禹身上。”
“但终究还是有些变数存在,我之前没考虑到,如今还是做些准备为好。”
对于邦国间的明争暗斗,竖亥本是有些不屑的,面对母亲河,他们的智谋和斗争就是笑话。
可既然尧舜开始准备,他也打算埋下自己的伏笔,无须太多,施加一些影响即可,也是竖亥如今身份力所能及的。
高阳氏出兵共工氏,要说尧不支持,竖亥是不信的。
理由很简单,一想就通:
少昊氏和凤鸿氏势微,高阳氏在东夷集团话语权和威望颇高,同时还承担着北拒戎狄的职责。
哪怕是拆了共工氏哺育高阳氏,也并非不可能。
站在权力顶端数十年屹立不倒的尧,这种事情他做的出。
现任颛顼的能力并不突出,两个儿子又在陶唐氏待着,尧不怕高阳氏做大。
但竖亥不会允许这件事发生,共工氏如今和有夏氏交好,自己又是他们的水正,日后治水时共工氏的水利专家们必定能发挥作用。
竖亥望着断去一臂的噎鸣,决定再多做些准备,不至于未来发生意外时毫无准备。
“商均,帮个忙。”竖亥举起自己还未痊愈的左手,又牵起噎鸣仅剩一半的右臂。
“我们的伤药该换了,能找玄女再要点来吗?”
“好。”商均没有多虑,直接起身去了玄女所在的屋子。
现在,竖亥面前仅剩噎鸣,苡中,蚁三人,这些都是自己人。
待商均走后,噎鸣开口道:“我们的药昨日刚刚换过,你有什么事情不能告诉商均吗?”
“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开窍。”竖亥对噎鸣有些刮目相看,“既然开窍了,事情也就好办许多。”
随即竖亥将尧的请求原原本本的告诉噎鸣。
噎鸣听后,眉头蹙成一团,似乎头脑中正在刮起一股风暴。
“噎鸣,我们要分头行动。”竖亥直截了当。
噎鸣望着自己的断臂,说道:“悉听尊便。”
“你带着武士们回去,拜会一下尧舜二人,就说你受了伤不得不回来。”
“姬藜和伊祁耳的死暂时不要说。”
“之后你要去有夏氏,面见禹,把尧的准备说给他听。”
禹的天赋竖亥见识过,他相信禹能看透一切。
“你让禹把昆吾氏的铜矿收紧,分一半出来打造武器。”
噎鸣和苡中闻言皆是神色凝重。
“我能问问为什么吗?”噎鸣问道。
竖亥摇摇头:“让禹告诉你吧。”
其实竖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心中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噎鸣,现在是冬季,共工应当是在主持修堤筑坝。”
“你们邦国不太平,相柳、句龙、浮游几方明争暗斗。”
相柳代表依附于共工氏的小型聚落,句龙代表邦国中心的大家族,浮游则是只听命于共工,代表宗教和权臣。
这三方利益冲突明显,处理不好共工氏内部立马祸起萧墙。
竖亥记起共工疯疯癫癫的样子,不安之感越发深重,随后对噎鸣交代道:
“你要看住相柳,别让他作乱,哪怕缩在聚落里什么都不做也别添乱。”
“句龙那边,噎鸣你让他搞定其余家族,让那些贵族多出点血,用来和高阳氏搞好关系,补贴相柳他们。”
共工氏的贵族生活奢靡,聚敛贝粮,一毛不拔。
修筑堤坝的消耗,大多出在共工自己的家族,以及附庸聚落上。
“共工那边你能劝就劝,堤坝别修的太过,存人亡地,日后还能卷土重来。”
竖亥的简易版都江堰,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黄河治水直到工业革命后还是一大困难,共工不可能解决。
竖亥一口气说了一大串,对面的噎鸣已经呆住。
噎鸣下意识举起右手,随后又换成左手,伸出手指指着自己:“啊?我?”
竖亥伸出手拍在噎鸣的肩膀上:“我相信你!”
“不懂的就问禹,请禹帮忙。”
噎鸣不是四岳,他初出茅庐,一腔热血洒在路上,面对生死决斗还能觉醒一番,可处理纷乱的内政却是力有不逮。
不过还有禹,竖亥相信他会出手。
“共工那边做了点安排,接下来是鲧这边。”竖亥离开的太过仓促,许多事情还未来得及思考清楚。
陶唐氏曾带领华夏联军大战苗蛮联军,将原本趋于统一的苗蛮打得四分五裂。
战争平息后百年,尧任命舜收服持驩兜,又将丹朱送去三苗部,目的就是将苗蛮也纳入治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