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那碗粥是不是真的合她胃口,也不知道自己笨拙的安慰是否有效。他只知道,在这个被修正的时间线里,他没有让她在术后最脆弱的时刻,独自面对冰冷的牛奶和苍白的天花板。窗外的月光很亮,透过百叶窗,在他们之间投下一道温柔的暖光,像一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2035年·“心愈”社区门诊】
“赵医生,下一位患者到了。”
刘静探进头来,白大褂的口袋里插着钢笔,头发在脑后梳成利落的髻,却有几缕碎发调皮地垂在额前。赵磊抬头,看着妻子眼角的笑纹,突然想起2013年术后那晚的月光。
“来了。”他关掉电脑里的术后心理评估量表,那是他和刘静共同编写的,里面有一条特别标注:“术后72小时内,配偶的亲手喂食行为,可提升患者心理康复速度47%。”
门诊室的墙上挂着一面照片墙,其中最大的一张,是2018年他们带着双胞胎女儿在黄山锁同心锁的合影。两个女孩穿着同款白大褂,手里举着迷你铜锁,笑得像两朵向日葵。
“爸爸,今天有个叔叔说他老婆术后总哭,怎么办呀?”大女儿赵晓雅抱着医学课本走进来,小女儿赵晓琳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听诊器玩具。
赵磊接过课本,翻到“术后情感支持”章节,指着其中一段:“看到了吗?除了药物,还要学会‘非语言安慰’。”他看向刘静,眼里带着笑意,“就像你妈妈当年教我的那样。”
刘静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转向两个女儿:“记住,真正的好医生,不仅要会开刀,还要会‘开解’。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时,最需要的不是冰冷的仪器,而是知道有人在关心他们。”
这话像一颗种子,落在了两个女孩心里。她们点点头,模仿着父母的样子,用玩具听诊器“检查”对方的“心跳”。
门诊室外,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心愈术后心理门诊”的铜牌上。赵磊想起自己现在的工作——不再是主刀台上的“神之手”,而是社区里帮助夫妻度过病痛难关的“心灵缝合师”。他和刘静开发的“术后情感支持系统”,核心不是复杂的算法,而是2013年那个月光夜里悟到的道理:再精密的手术,也缝补不了情感的缺口;再有效的药物,也暖不了一颗被忽视的心。
“赵磊,”刘静递给他一杯热牛奶,“刚才那个患者的丈夫,说要学熬小米粥。”
赵磊接过牛奶,温度刚好,不烫也不冷。他想起2032年实验室里那把冰冷的钥匙,想起平行宇宙里那个独自流泪的夜晚。而现在,阳光落在妻子的发梢,两个女儿的笑声像银铃,门诊室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当年的保温杯——如今里面总是装着温热的小米粥,随时准备递给需要的人。
黄山的云雾又一次升起,透过门诊室的窗户,仿佛能看见远处姻缘桥上闪烁的同心锁。赵磊知道,在某个平行宇宙里,那杯冷牛奶或许仍在床头柜上凝结水珠,但在这里,在这个他们共同改写的时间线里,每一碗亲手熬制的热粥,每一次笨拙的拍背,都已化作最有效的“情感抗生素”,治愈了时间的创伤,也让爱情在病痛的土壤里,开出了最坚韧的花。
喜欢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