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学校里的手工课,说他们如何用3D打印技术制作银饰模型,却又坚持在关键处保留手工錾刻的痕迹。阿银忽然笑了,眼尾的银饰跟着泛起光:“阿爹临终前说,银饰就像苗家的歌,调子是老的,可唱的人得带着新的心思。”她转头对煜明说:“公子你看,原来传承不是守着旧物不放,而是让老手艺在新人手里活过来。”
暮色渐起时,市肆的灯笼次第亮起,银饰铺的檐角挂着的银铃串在晚风中叮咚作响,恍若千年未改的节拍。阿银站在柜台后,正在给一个少女试戴新打的银项圈,项圈上錾着半开的木槿花,花蕊处嵌着一颗细小的琉璃,在灯火下流转着彩虹般的光。煜明忽然想起午后看见的场景:阿银教少年们錾刻纹样,自己的手覆在少年们的小手上,带着他们感受錾刀落下的力度——那姿势,多像词人口授平仄时,握着初学者的手在纸上画着韵脚。
夜市渐渐热闹,卖酸汤鱼的摊子飘来鲜香,芦笙的声音在远处响起。煜明坐在银月坊的二楼,看着楼下阿银与少年们笑闹的场景,忽然觉得这苗寨的银饰与自己的词章,原都是时光里的星子,需要有人用真心去擦亮。他取出笔,在新的宣纸上落下字迹,这次写的是《青玉案·苗寨银艺》:
“蓝巾素手银辉度,錾刀落、光阴驻。百鸟朝凤云路阻,雨丝木槿,山纹江渡,都在银花处。
少年笑指新图赋,老艺新芽共春暮。夜市灯红笙管诉,银铃轻晃,词心暗许,同赴时光旅。”
写完后,他将词稿折好,递给正在上楼的阿银。少女借着烛光读着,忽然抬头:“原来公子的词心,和我们的银艺一样,都是要让老故事在新日子里开花的。”煜明点头,望向窗外,见山脚下的吊脚楼里,星星点点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散落的银饰缀在夜幕上——这千年未改的苗岭,终究会在新一代的手中,绽放出新的光华。
夜深时,阿银取出父亲留下的银制烟杆,烟杆上錾着“传承”二字,边角已被磨得发亮。她轻轻擦拭着烟杆,对煜明说:“阿爹走的时候,说这银饰铺就像苗家的歌,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愿意唱,就不会断。如今有这些孩子,还有像公子这样懂的人,我便不怕了。”
煜明望着案头那盏银灯,灯芯跳动的光映在阿银的蓝巾上,映出细碎的银线光芒。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孤独的坚守,而是像这银灯的光,一盏点亮一盏,一代传给一代。就像他的词,在千年后仍有人吟诵,而苗寨的银艺,也会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璀璨的光华。
次日清晨,煜明启程时,阿银送给他一只银制的蝴蝶书签,翅膀上錾着“云麓词心”四个字。“这是用新学的3D打印技术打的模型,却手工錾了纹样。”她笑着说,“就像公子的词,平仄是老的,情意却是新的。”
青骢马踏碎晨露,煜明回头望时,银月坊的银铃还在风中轻响,阿银的身影与满墙的银饰在晨光中渐渐模糊,却又格外清晰。他知道,这一趟苗寨之行,他不仅遇见了银艺佳人,更遇见了传承的真意——原来词心与匠心,从来都是相通的,都是要用时光去打磨,用真心去守护,让古老的韵律在新的岁月里,继续流淌出动人的篇章。
山风掠过,带来远处芦笙的曲调,煜明摸着怀中的银蝶书签,忽然觉得,这一路的词心之旅,原是一场与时光的对话,而每一次相遇,都是时光馈赠的韵脚,让《云麓词心录》在岁月的长卷上,写下更加动人的章节。
喜欢云麓词心录:白云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云麓词心录:白云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