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军属?你得明白,衍公可是还活得好好的的呢!你怕是得了失心疯了。如果你们的主意是想要对付那帮军属,那恕不奉陪。”
“稍安勿躁!”
“不错,我们可以合理对付那帮泥腿子。比如交易。”
“不错,使些银钱,能顺利从他们手中买到名额也不算亏。”
“你以为兵部是一群死人?还是说户部是一群死人?谢长林可是从北大营直接调任回去担任的兵部尚书!”
“蛋,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行,怎么着?认命?”
“罢了罢了,魏建安这混账。”
世家第一次不欢而散。
既得利益者和利益体本身无法统一,世家自然不愿意付出那般巨大的代价。
而这事儿在中原郡就完全不同。
“军属啊?我刚刚在宇安买了小院子,我就不去了。”
“我也不去了,我家那口子也快退伍回来了,用不了几年。”
“就是就是,那些穷苦人去吧,我们不必去了。”
“听说那些世家子弟也想去,让他们去也可以。”
“是极是极。”
中原人是这等想法。
因为中原虽说算是北方,可是一般来说这地方是最平和的。
所以中原人尤其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故地。
而燕山郡则完全相反。
“去草原?放牧?”
“听说衍公让我们种植一种耐寒作物,不晓得比红薯如何。”
“既然是衍公说的,那估摸着没什么问题。”
“该去问问郡守,我们何时动身。”
“这次邀请世家跟我们一同去?”
“自然是要一同去的,毕竟他们商路通达,我们种好了作物,也能卖得出去才最好。”
“走走走,去衙门问问郡守。”
燕山人呼呼啦啦拥向衙门。
他们对于世家没有什么防范,因为燕山的世家子弟一样喜欢参军多过从政和从商。
许多世家其实在根本上就是军属。
燕山民风彪悍,这样的事儿他们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离父子亲人更近不说,还给划分土地,对于燕山人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不必去争抢,一定得要互惠互利才是最好。
乾历二十五年三月初一。
影响整个乾国的一场大迁徙开始了。
乾国北方三郡,近千万人的大迁徙。
北大营。
中军帐。
“三百里外,一千万人也是够多的了。这样的话,每家每户能分到的土地就得降下来了。否则我可能需要将整条长城往北移动。”冯城皱着眉头对着传讯令牌一阵轻语。
“少一些没什么的吧?”赵华章问道。
“关键并不是少一些,而是只有一成。原本一户人家,我们当时按三口之家算。一百万人出长城,那时候每家每户能有进五千亩左右的草场,而如今你送一千万人过来,我们还得跟拓拔般若抢上几百里才能够用。”冯城无奈的说道。
“再出三百里即可。每户五百亩左右的土地,也够了。”赵华章笑着说道。
“你不知道,这里的草场是个放牧不假,可是一到冬天,大雪封山。牲畜根本没有吃食,而正常的五百亩草场,如果仅仅用来放牧,那自然可以,关键乾国百姓是喜欢种地多过放牧的。”冯城说道。
“倒也是。有什么适合北境长城之外的土地生长的作物吗?”赵华章问道。
“红薯就挺好。”冯城说道。
“红薯啊。需求量不算太大。如果市面上突然多出一大批红薯来,价格方面恐怕不好控制。还有别的吗?”赵华章问道。
“小米似乎也可以。”冯城思索了一下之后有些犹豫的说道。
赵华章沉默。
喜欢烽烟残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烟残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