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轩摇摇头,又点点头,声音闷得像堵着棉花:“张导,我能打封闭吗?就踢90分钟……”
“胡说!”队医先开了口,“韧带撕裂打封闭就是拿职业生涯开玩笑,你才17岁,想以后都跑不动?”
17岁。这三个字让空气静了一瞬。没人忘了这个数字背后的分量——15岁登陆中超,16岁拿金靴,17岁卫冕,广州恒大的海报上,他穿着10号球衣的样子早就成了球迷手机里的壁纸。这个在职业赛场用两年时间从替补踢成核心的少年,本该在奥运决赛的舞台上继续往上冲的。
张指导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跳着“恒大俱乐部”的名字。他走到走廊接电话,没几分钟就皱着眉回来,挂电话时的力道带着明显的克制。
“俱乐部刚收到消息,”他沉声道,“王总在电话里发了火,说早就让队里多盯着你这脚踝——联赛里你就崴过一次,他们一直担心你太拼。”
林宇轩的头垂得更低了。他知道俱乐部为什么生气。去年中超最后一轮,他也是带伤踢完了夺冠战,赛后被俱乐部勒令停训三周,队医还跟他父母视频连线做了“保证”。这次奥运,俱乐部原本就不太愿意放他来,是他磨了教练半个月,说“想跟纪风哥一起踢一次奥运决赛”。
“跟俱乐部说,我会盯着后续治疗。”张指导拍了拍队医的肩膀,转过来时,声音放得很轻,“宇轩,决赛缺了你,我们难打,但你得先把伤养好。17岁的年纪,路长着呢,不缺这一场决赛。”
“可这是奥运决赛啊……”林宇轩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从去年开始就等着这天了。”
走廊里传来纪风的声音,他大概是在宿舍没找到人,顺着路问过来了。林宇轩猛地抹了把脸,想把脚踝藏进被子里,却被张指导按住了手。
“躲什么?”张指导看着他,“受伤不是丢人的事。你为球队造了角球,赢了半决赛,这就够厉害的了。”
纪风推门进来时,正好撞见这一幕。他扫过林宇轩通红的眼尾,又看到张指导手里那份标着“韧带撕裂”的报告,脚步顿了顿,没说话,只是走过去坐在检查床沿,像平时那样揉了揉林宇轩的头发。
“哭什么?”他语气听不出情绪,“等你好了,咱们在联赛里多赢几场,比奥运决赛厉害多了。”
林宇轩吸了吸鼻子,没反驳。他知道纪风说得对,可眼角的泪还是往下掉——17岁的少年,心里装着的不只是漫长的职业生涯,还有此刻近在眼前的、触手可及的奥运决赛。
医疗中心的灯光白得刺眼,张指导和助理教练在低声商量替补方案,手机屏幕上还亮着恒大俱乐部发来的消息:“务必保证治疗,我们派的康复师明天就到奥运村。”
纪风看着林宇轩肿得像馒头的脚踝,突然想起半决赛那个角球——他当时站在弧顶,看着林宇轩被铲倒后咬着牙爬起来,冲他比了个“快罚”的手势。那时候阳光正好照在少年脸上,汗水亮得像碎金。
他没再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那个“拉玛西亚U16幸存者”群,往上翻到松本那句“决赛要赢西班牙啊”,默默截了个图,发给了林宇轩。
“看,”他说,“就算你坐替补席,我们也得把奖杯带回来给你看。”
林宇轩看着那张截图,眼泪掉得更凶了,却咧开嘴,露出个哭花了的笑。
训练场上的草皮被晨露浸得发亮,纪风带着队友们做射门练习时,眼角余光总不自觉往替补席瞟。往常这个时候,林宇轩早该抱着足球凑过来,嚷嚷着要比谁的射门角度更刁钻,可今天替补席只有几个替补队员在拉伸,空着的位置像块没填色的留白。
李阳一脚把球踢向球门上角,球砸在横梁上弹回来,他故意大声喊:“风哥,你看我这脚吊射,不比林宇轩那小崽子差吧?”
没人接话。训练场突然静了两秒,连助理教练吹哨的节奏都顿了顿。纪风弯腰捡球时,看见张指导站在边线,正低声跟队医说着什么,眉头没松开过。
“再来一组!”纪风把球踢给李阳,声音比平时高了些,“练完加练定位球,昨天日本队的防守漏洞,西班牙肯定会盯着补。”
队友们迅速归位,跑动声、呼喊声重新填满训练场,可纪风知道,那两秒的沉默里,藏着每个人心里的事。林宇轩的储物柜还锁着,他的训练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里面,昨晚张指导特意嘱咐过:“谁都别碰他的东西,就当他只是去做理疗了。”
场边突然传来相机快门声。央视体育的记者扛着摄像机走过来,为首的王记者是老熟人,去年中超颁奖礼上还采访过林宇轩,此刻正踮脚往训练队伍里张望。
“张指导,纪风!”王记者挥挥手,等训练间隙走过来,笑着问,“今天没见着林宇轩啊?这小子半决赛那脚突破太关键了,决赛打算给我们什么惊喜?”
纪风刚喝完水,握着水瓶的手指紧了紧。李阳在旁边假装系鞋带,耳朵却竖得老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逐梦绿茵:天才少年的荣耀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逐梦绿茵:天才少年的荣耀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