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事。
第二天,村长的铜锣准时响起。
众人麻利起床,将早饭中午饭一并做好后,迅速吃完早饭,收拾好行李,等着村长的口令。
见村长将一根木棍高高举起,木棍最上方绑着一条红布,棍子不急不慢地前后左右晃动两遍,红布也随着晃动。
大河村人知道这是要出发了,立马有车的推车,没车的挑担子,开始了新一天的逃荒。
刚起床时,村长就召开一个简短的全村会议,跟村里人一一说明新规矩。
每天铜锣第一次轻敲,代表起床的信号,半个时辰后铜锣第二次轻敲,或者举起布条轻晃,代表马上准备出发。
是敲锣还是举布条村长会看情况决定,周围没有别的难民就敲锣,否则就举布条。
最好是早上将中午的饭也准备好,中午休息两刻钟,停下和出发都以铜锣声或布条为信号。
挥红布这个还是村长在绑腿布上得到的灵感。
把中午休息时间缩短到两刻钟,是因为村长觉得,都学了绑腿,腿不疼了就该多走一会。
只要走不死,就往死里走。
下午不停歇,直到申时,找到合适的过夜场地就停下。
村长再三强调,一般情况,他都不会用力敲铜锣。如果大家听到他连续用力敲铜锣,则代表紧急情况,别多问,撒丫子跟着他跑。
幸运的是,一连三天,大家都没有听到村长的疯狂铜锣声。
大河村众人安全地走出凉州府,进入锦州府境内。
但是今天,情况有些不同。
依旧是官道上,大河村两百来号人,和对面八九十号难民泾渭分明,沉默对峙着。
难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目光透过矗立在前面的大河村汉子,紧紧落在汉子身后的板车上,眼里满是贪婪,渴望。
中间是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小女娃,不住地给大河村人磕头,“求求你们,给口吃的吧,孩子快撑不住了。”
怀里的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眼里没有一点生气,好像下一秒就会死去。
村里人都记着村长的叮嘱,没有一个人搭理妇人。
看着妇人脑门已经冒出鲜血,李香香不忍地移开目光。
她不能心软,对面那么多人看着,东西不能给。
村里其他心软的妇人也跟李香香一样,不忍看那跪着的妇人。
感受到焦灼的气氛,众人纷纷攥紧手中的行李、板车,或者抱紧怀里的孩子。
突然,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挣开他娘的禁锢,嗖一下跑到妇人跟前,掏出怀里半个饼子,“给,妹妹,吃!”
糟糕,唐溪月暗道不好,急忙向前,想要阻止少年。
少年已经将饼子塞到妇人手里,唐溪月只能用力将少年往后扯。
“快跑!”她将人塞到追着少年出来的妇人道。
事情发生得太快,电光火石间,两边对峙的局面被打破。
对面的难民一拥而上,村长急促的铜锣声同时响起。
场面十分混乱,妇人,老人小孩撒丫子跟着村长往前跑。
汉子用力阻止想要越过他们的难民,但是双拳难敌四手,疯狂的难民撕扯着汉子,拼命往前面挤去。
我要水!我要粮食!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很快,许多汉子身上便负了伤。
有几个难民还突破了汉子的防线,追上了跑着后头的村民,哄抢着板车的东西。
粮食袋子被撕破,麦子漏了一地,一个难民跪在地上,双手不停地捡起麦子,往嘴里塞。
唐溪月本来就在队伍最后边,因为上前拉住少年,她没能第一时间跟着村长跑。
好在之前陈桂花就安排好的,两人一组,遇到情况,一人护住板车,一人挡住危险。
当然,这是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唐星月很机灵,一见事情不对,便推着板车开跑。
陆锦安也在队伍后面,事情一发生,他就推着板车想跑。
但是,因为身体太弱,他跟胡寡妇都被难民缠上了。
一个难民在抢胡寡妇护在怀里的粮食,胡寡妇左右闪避,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给锦安补身体的细粮,不能给他抢去。
许是难民抢红了眼,见怎么都够不着胡寡妇,捡起地上一块石头,就要往胡寡妇面门砸去。
胡寡妇一惊,慌忙躲闪,脚下却突然踢到一块石头,她跌倒在地,脚踝处传来钻心的痛。
难民见一击不中,再次挥着石头砸向胡寡妇。
此时的胡寡妇正背对着难民,还没来得及转身。
陆锦安正被一个难民撕扯着,见到这一幕,目眦尽裂,大喊:“不!”
他发疯般推开难民,想要上去阻止。
唐溪月比他更快,一个箭步上前,一脚踹飞那个难民。
看着还在往他们这边涌来的难民,她迅速掏出一个布袋,用力往后面抛去,“后面有细粮!有水!”
她大声喊,同时一把扛起胡寡妇,将陆锦安板车前的一个难民踹飞,一手将板车抄起,动作一气呵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明是逃荒文,却过分悠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明是逃荒文,却过分悠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