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下午,太子府内的银杏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每一片金黄的叶片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然而,对于太子李昭来说,此刻的美景却与他沉重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正被禁足在府内,那份无奈与沉闷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的心灵。
回想起昨晚的情景,李昭的心中仍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他特意挑选了自己都舍不得把玩的珍玩去面圣皇帝,希望得到父皇的嘉奖。然而,未曾料到的是,他的二弟和三弟也同样前来捐赠,三人之间在皇帝李民面前竟然发生了争执。那一刻,他们兄弟三人的形象在父皇的眼中恐怕已经大打折扣。皇帝李民的一阵训斥如同冷水浇头,让他们从争吵中清醒过来,随后便接到了禁足府邸的命令。
此刻,书房内的气氛异常凝重。太子李昭与一众幕僚围坐一堂,原本是在讨论朝中的琐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不安。突然,一名下人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太子殿下,萧公公奉旨前来传旨,已经在府外等候了!”
听到这个消息,太子李昭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他瞥了一眼身边的幕僚们,只见他们也是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讶与担忧的神色。他知道,这道圣旨很可能与自己的禁足有关,或许还会带来更加严厉的惩罚。
太子李昭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慌乱。他知道,无论圣旨的内容如何,自己都必须保持冷静和镇定。他吩咐下人备好香案,准备接旨。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但他仍然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和从容。
不一会儿,萧公公步履沉稳地走进太子府,他手持那明黄色的卷轴,神色肃穆而庄重。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人心,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似乎在寻找着某种答案或是确认着什么。太子李昭和众幕僚,以及府上的一干人等,见状连忙整齐地跪下,神情恭敬地迎接这即将宣读的圣旨。
萧公公轻轻展开那卷轴,开始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河南灾区灾情严重,朕心甚忧。特命太子李昭前往灾区,督促赈灾事宜,务必确保灾民得到妥善安置。钦此!”
随着圣旨宣读的最后一个字落下,整个太子府内仿佛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太子李昭整个人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雷霆击中,整个人愣在了原地,脸上的表情凝固。他心中充满了惊愕与不愿,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派去河南灾区赈灾。在他的想象中,灾区是那般危险而混乱,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无数的困难和挑战,而且一旦离开京城,远离权力中心,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归来。
太子府内的幕僚们也是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担忧的神色。他们深知太子一直渴望能够建功立业,树立自己的威望,但这次赈灾任务却像是一座巨大的山,横亘在太子面前,让他不得不面对。
太子李昭心中五味杂陈,一万分不愿意去赈灾,但圣旨已下,他又能如何?他只得硬着头皮,缓缓站起身,从萧公公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向萧公公表示领旨谢恩。然而,他内心的挣扎与不甘,却像是一道无形的伤口,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
萧公公见太子李昭如此反应,心中也不由得轻轻一叹。他深知这次赈灾任务对于太子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也同样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陛下李民此举,既是对太子的考验,也是对他的锻炼和磨砺。于是,萧公公转达了皇帝的口谕,声音沉稳而有力:“太子殿下,陛下对太子寄予厚望,特命五千羽林军随太子前往灾区,务必确保太子安全无虞。希望殿下能够不负重托,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太子李昭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将心中的慌乱压下。他清楚,无论自己有多么不愿意,这道圣旨都已经无法推辞了。他抬头看向萧公公,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决绝,沉声道:“公公放心,我会尽全力完成这次赈灾任务的。”
萧公公闻言,微微颔首,表示满意。他转身离去,步履从容而坚定。随着萧公公的离去,太子府上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太子和众幕僚们面面相觑,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秦书源率先打破了这沉默的氛围,他上前一步,声音温和而有力地说道:“殿下,此次赈灾任务虽然艰巨,但也是一个展现您才华和能力的绝佳机会。只要您能够妥善处理灾区事宜,必定能够赢得陛下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戴。”
然而,另一位幕僚却持有不同意见。他皱眉道:“殿下,灾区情况复杂,危险重重,而且远离京城,万一有什么不测,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何不找个合适的理由,婉拒这个差事?”
赵文翰则坚决地反驳道:“不可,既然已经接下圣旨,就必须前往灾区。这是太子的责任,也是太子的荣耀。任何退缩和逃避,都只会让殿下失去更多的机会和信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强逆袭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小强逆袭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