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灵低着头,有些不知道怎么说。
晚上在门口人太多了她没好意思开口。
在家里纠结了半天,实在没其他办法了,这才找来胡惠知。
“知知,我的婚期定在十二月初十,你也知道我家的条件,找的对象家里也只是普通的乡下人家。
之前商量好结婚男方给做一套衣服,定亲的时候送来的,那时候是夏天,衣服这么长时间我都没舍得穿。
但是在冬天结婚的话,我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唯一一件冬天的棉袄还打满了补丁。
我想着问问你,能不能在那天借你的棉袄穿一天?就穿一天,我第二天回门就送回来,你看行吗?”
她也是没别的办法,乡下人家想要做件衣服都不容易,谁的衣服上不是补丁套补丁。
结婚时她妈原本提的是让男方家做一套冬天的衣服,但花费的布料太多了,还有不少棉花。
他们这边生产队虽然也种棉花,但这都是属于大队的,想要用也得用工分换,后面两家商量还是做夏天的衣服。
胡惠知倒是不介意,想到她结婚时做了两套冬天的棉衣还没上身呢,到时可以借给堂姐结婚穿。
只不过……
“堂姐,我的棉衣只是中规中矩的颜色,并不鲜亮,一套蓝色,一套灰色的,到时候我把蓝色的那套带回来你看行吗?”
胡惠灵哪有不行的,这个时候的人结婚哪还讲究这个,有的穿就不错了。
有的人家里穷,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冬天天冷了就只能窝在家里不出门,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胡惠知早上睡到自然醒才出门。
堂屋里放着一口袋的新鲜蔬菜和菜干,都是前一天晚上苏玉英连夜准备的。
家里自留地最后一茬菜,过了这段时间就要拔了。
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小冬瓜,南瓜。
天如果不是特别冷的话,冬瓜南瓜这些能放一段时间。
农村家家户户屋子边上都会种几颗,多的能放半个屋子,天天吃南瓜饭,当然只有南瓜没有饭。
废了老大劲把东西带回家,一到家就把东西全都倒出来,担心上头的菜被压坏了。
“呦,咋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罗立群难得今天没出去遛弯。
主要是大家都有事儿干,哪怕不上班也要在家洗衣做饭做家务,而她平时家里的事情都是各做各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的衣服也不用她洗。
也就做饭的时候帮忙搭把手,偶尔饭后刷个锅。
导致她整天无所事事,这不白天想找个人唠唠嗑都找不到。
“我妈昨晚去菜园子里摘了,等下我捡一部分出来带给我二哥。”
“好,家里咸鸭蛋还没腌好,生的也多带点过去。”
罗立群不是小气的人,去厨房把鸭蛋挑大的装了一筐,自己家吃的无所谓,送人的当然要挑好一点的。
“前头志斌他妈送了两斤白面过来,我都让她别客气了,那点面条还非得还我白面,不过既然送回来我也就接着了,过段时间咱们包饺子吃。”
说的是杨悦悦生产那天罗立群给做的两饭盒白面面条送去。
这事儿周秀丽一直记着,但是这个月家里的定量都买了粗粮回来,唯有的几斤细粮得留着给杨悦悦坐月子。
这白面是家里亲戚送来的,杨悦悦知道了让婆婆先还给王家,老欠着不太好,她也不是一定得吃细粮的。
这是事儿胡惠知倒是没在意:“那说没说满月要办吗?还是办百天?”
他们这里要么是满月要么是百天,还有一个周岁,这两个是比较重视的。
再就是孩子的十周岁,一般会请客办酒。
只是现在提倡节俭,不让铺张浪费,所以很多人家为了省事儿就不办了。
“办啥啊,每个月的定量都有限,不管是去厂食堂还是在家里,粮食跟肉都不好买。
到时候估计也就亲戚来看看,让人带个礼啥的,你跟老四商量一下,你们结婚的时候志斌也上礼,他们这一帮人从小关系就好,以后的关系也得维持着。”
这关系,结婚前跟结婚后可不一样。
结婚前大小伙子没什么负担,隔三差五的跟朋友一起出去吃个饭喝个酒,喝醉了在朋友家住一晚。
婚后有了媳妇有了孩子,这样的机会就少了,什么时候都得以自己的小家庭为重。
胡惠知点点头,王旭阳跟王志斌的关系好,不过这礼也不会跟别人相差太多。
到时候看王旭阳另外几个朋友怎么说,肯定是出一样的。
带了一筐鸭蛋,都是罗立群挑的最大的,再加上苏玉英给带来的蔬菜跟菜干。
胡惠知给侄子做了双小鞋,千层底布鞋,小孩子总是跑跑跳跳,穿起来也舒服,一并带上。
胡新国家离王家不远特别远,公交车五站功夫就到了。
半个小时之后胡惠知看着手里的地址,食品厂的家属院。
食品厂的家属院是四层小楼,只有少部分独门独院的房子,估计是厂里的领导们的住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进城吃上商品粮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