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混乱与无序之中,县衙重新开始运转,开阳开始重建。文书府库都被烧光了,便动员百姓,发动衙役重新登记户籍田地,重新造册。县志没了,便拜访乡老,重新编订。至于不全的,便当往事不可追,让其随风去,顾好当下百姓便好。至于其他,只能慢慢建设,一步一步来。
这一场大火,虽烧没了整个县城,却得到了许多土地。三家在周无尘的逼迫之下,交出了大量土地。有这些土地为本,一成地租租给百姓,于是这一次户籍登记,所登记的户籍丁口,远多于上一次,户籍规模直逼中县。刚开始还需要书吏主动下乡登记,到后面都是以亭以村为单位,主动来县城登记。县衙的临时办公地点安排在张家,张家门前废墟之上,日日排起长龙。有思维活络的,开始在废墟之上摆起小摊来。似乎这个烧焦的县城,又开始焕发生机。
经此一役,城外流民大部分归家而去。然而县内无家可归者,却接替了离去的流民,成了新的流民。城外的安置点,依然人满为患,每日所耗之粮,车载斗量。县衙虽也收刮三家不少粮食,但依然压力山大。没有进只有出总让人心中不安。当王丰带着糜威,运着粮食归来,周晨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
恨不得一个虎扑,将他们两个牢牢抱住。见到糜威,热情的一把拉起他的手。“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给盼来了,公严可叫某好等。”
“让无尘久等,真是罪过。只是突然之间,要筹集这么多粮,实在不容易,这才耽搁了。无尘见谅。”
说道粮食,周晨立马精神,连忙问道:“公严此次带来多少粮食?”
“三千石。”
周晨愣了一下,几乎脱口而出的问道:“才三千石?”
糜威对于这个‘才’字不太乐意,翻了个白眼。心中腹诽着三千石少么?怎么到他嘴里跟三颗烂白菜似的。何况王丰就带着那么点盐铁,自己能筹这三千石粮,已是看着酒坊的面子了。索性岔开话题恭维道:“还未恭喜无尘驱逐四寇,镇压叛乱呢。这点心意无尘收下,我这厢就恭喜了。”
说着糜威从袖口中掏出一个细长锦盒,递给周晨。周晨接过,也没打开,随手递给一旁的李虹收着。“开阳烧成这样子,有什么可喜的。”
“镇压叛乱乃大功一件,如何不喜。”
周晨无奈苦笑。“报朝廷请功,朝廷还能赏我什么不成。至于陶使君和臧太守那里,某是功是过还尚未可知呢。就更不用说了赏赐了。我只希望能把这两年的税收给免了就好。”
糜威尴尬的笑了笑。“这点小要求,陶使君定会答应的。”
周晨不置可否,只继续开口道:“开阳被烧成这样,必然要重建,需要投入的资源巨大,还请公严多多支持。”
糜威眉头微挑,看着他不答话。心道你是开阳县令,自然有责任重建开阳。可我是商人,在商言商,只叫我支持,却不提回报,谁愿意和你干劈情操?
见他不搭话,周晨也意识道可能是自己诚意不够,于是开口道:“公严放心,自然不叫你白帮忙。不过我要的量大,公严给我的价格,还是要稍稍低于市场价才行。”
糜威却是摇摇头,轻笑道:“某并不是这个意思,无尘要的物资,我按市价给你八折都行。只是开阳被烧成这样子,我运来的物资,无尘打算怎么和我结算?”
原来是这个顾虑,周晨沉吟片刻,这才开口道:“咱们合伙的酒坊,我所有股份都给你。并且从大后年起,未来十年,开阳税收的三成归你糜氏所有。”
糜威笑笑摇头道:“如今兵荒马乱,单许未来财政税收,风险太大,糜氏承受不起。每次运来的物资,至少要结款五成。咱们方有合作基础。”
周晨沉默不语,五成也是不老少的钱。虽然从三家身上收刮了些钱,顶多也就给他付款一两次,根本无法完成他提的要求。只能再许利益。“公严可有听说某开了一条通往河北的商道?”
糜威点点头道:“略有耳闻,每次商队规模都非常庞大,很难没听说。”
“咱们合作如何?糜家的商队在徐州虽能畅通无阻,可糜家应该也不只想在徐州发展吧?”
“即便将商队交与某,无尘的筹码也还是不够。”
“待开阳建设稳步就绪,某打算去一趟江南。再开一条通往南方的商道,到时候开阳货通南北,将成为天下物资贸易的中心。光商税便是天文数字。”
这个提议倒是让糜威有些兴趣,正襟危坐起来。“何时启程?”
“呃……开阳如今百废待兴,某暂时还走不开。”
“三成,每次物运到,结算三成货款。开阳未来十年税收的四成归糜氏。”
周晨实在拿不出太多钱,还欲再讨价一番,被糜威打断。“此乃糜氏底线,无尘若还欲再议,咱们合作便作罢。”
在糜威强势的气场下,周晨只好点头答应。连忙叫人书写文书。糜威又补充道:“江南之行,我会同去,中秋之前,必须启程。无尘可能做到?”
中秋?周晨心中盘算着,眼下五月下旬,离中秋还有差不多三月,开阳的重建在三个月内顶多开个头,自己若离开,会有什么影响?
可在糜威那双锐利眼眸的逼迫下,周晨也算不准有什么影响,只能点头答应。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自己把事情交代好,王丰他们应该也能将事情办好。
一场事关开阳重建的谈判,便在一边倒的压迫之中完成。结果却是双方都还满意。
如今物资问题解决,对于开阳重建,周晨心中信心更足。似乎开阳的美好未来正在向自己招手。
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听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