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天色,正面战场结束已久,再埋伏下去也抓不到更多溃兵,周晨下令收兵。回到营中,向淳于琼通报完战况,淳于琼又将他介绍给应勋。三人客套一番,在营帐中坐定。应勋叫人端上酒菜,然后不停感谢着他们神兵天降,救泰山郡子民于水火。就差把他们说成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
对这些奉承却没半点实际表示的话语,周晨觉得膈应,端起酒杯,默然不语,丢给淳于琼应对。淳于琼倒是应对自如,只是每当应勋说起意图,想要留下战俘时,淳于琼便顾左右而言他。半点便宜也没让应勋占到。逼得应勋不得不摊牌直说道:“淳于将军、周县长,你们既有任务在身,不如将那些俘虏留下,带在路上也是个负担。”
这年头,青壮劳力属于战略资源。征兵徭役、开垦耕种、修桥铺路,皆靠青壮。自己辖内若是青壮人多,何用怕这山中黄巾。只是这一场硬仗下来,自己损兵折将,后面追出去十余里,俘虏也就几百人。他们捡现成的,战场上加上埋伏所俘虏的竟达两千五百之数。这如何不叫人眼红。应勋自然想将这些俘虏留在泰山郡。将他们调教训练,日后便是手中的依仗。
淳于琼自是一眼就能看明白应勋的想法,可他半点实际的也不说,只嘴边不停地感谢,再好的脾气,也架不住对方明抢。何况他淳于琼就不是个好脾气的,冷冷哂笑道:“负不负担,就不劳应太守费心了。我们哥两总还是能将这些俘虏看管好的,定不会让他们再得机会来祸害泰山郡。”
“额……”碰了个钉子,应勋有些尴尬。若不拿出诚意,一味想要白嫖,怕是要撕破脸皮了。“观两位都是急性子,咱们开门见山的说。什么条件,两位才肯将俘虏留下。毕竟这些俘虏,也原是我泰山郡子民。”
淳于琼与周晨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想笑。这什么理由,子民都造反被俘了,你现在来关心你的子民了。不过淳于琼也不关心他用什么理由,看情形若不留下些俘虏,应勋不会轻易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军队只带了半个月粮草,于是开口道:“也不找您多要,供我大军三月粮草,我们留下一千俘虏。剩余俘虏弥补我军伤亡。”
他们军中,多是步卒,少有马匹。三千人马,一月粮草约一千五百石。三个月便是四千五百石,折成银钱得二十七万钱。应勋苦着脸,掂量着自己家底,哭穷道:“将军要得也忒多了,泰山郡穷困,吾一时拿不出这些,将军可否饶一些。吾定为二位向朝廷请功。”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环节,就该有个唱黑脸的人站出来,不然戏就不好唱下去。于是周晨开口道:“应太守当知,自大汉开国以来,战俘买卖就没有低于千钱一人的。淳于将军只要太守三个月粮草,已是低得不能再低的友情价。太守还要讨价还价,实在太不厚道。何况堂堂一个泰山郡,拿不出二十多万钱,这话讲出去,您自己信么?”
被周晨怼了一番,应勋有些挂不住脸,看向淳于琼,希望他能说几句。只是有人当这恶人,淳于琼乐得高兴,装作没看见。
应勋无法,咬咬牙开口道:“吾最多出两月粮草,再多我泰山郡子民就得饿肚子。”
淳于琼瞧着他那副苦瓜脸,要些粮草跟要他命似的,实在瞧不上。可救他就是本着结交而来,为日后主公扩张做铺垫,也不能得罪。能得两月粮草也算不错,若把人情全做成生意,就得不偿失了。只好为难道:“同为大汉效力,我并未找太守多要,也是本着结交的打算,才开口要的三个月粮草。太守这还要砍去一个月,着实让人为难。”
“同朝为官,如同乘一船,自当同舟共济。泰山郡穷困,七山二水一分田,实在是拿不出那么粮草,淳于将军担待。今日您高抬贵手,来日寻着机会,我定当报答。”
冲着这句话,淳于琼勉强答应道:“好,就当结下应太守这个好友。来日我若时运不济,落拓天涯,求上太守门庭,望太守莫忘今日之约。”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应勋连忙应道。
“好,那便这么说定了。明日一早,咱们交割俘虏如何?”
生怕他们反悔,应勋赶紧应道:“好。”
也不给他们反悔的机会,一溜烟的走出营帐,回到自己的队伍之中。
周晨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感叹道:“要想驱使此人,只可重利不可言情。袁师兄若染指青州,拿下泰山郡倒是不难。”
淳于琼目光跳动,看向周晨,试探的问道:“那若要顺势拿下琅琊郡呢?周县长可会出力帮忙?”
周晨回看了他一眼,走出营帐。“得陇望蜀,犹不知足。不过你放心,不会有那一日。”
“此话何意?”
周晨撇撇嘴应道:“字面意思,不说这些。再有两日,咱们就可抵达开阳。将军可想好,要如何对付四寇没?”
“自然是想好了的。你先回开阳,而后夜间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城,剿灭四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听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