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伊拉克加入联盟,哈里发的声望已攀至巅峰,然而远方的战云却愈发浓重。
美国对这一新兴势力的崛起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震怒与恐慌。白宫与五角大楼的灯火彻夜不熄,布什总统在国家安全会议上语气沉重:“我们不能容忍中东出现一个统一的大国。这不仅威胁我们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布局,更重要的是,大伊斯兰联盟掌控了波斯湾和伊拉克油田,他们完全有能力操控国际油价。如果油价失控,美国的经济霸权将遭受重创,甚至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动荡。”
国防部长迪克·切尼冷冷补充:“苏联解体才一年,我们好不容易击垮了一个对手,现在绝不能让另一个更难对付的联盟崛起,尤其是这个联盟还握着石油命脉。”
美军的部署如火如荼地展开。波斯湾水域,“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机昼夜巡航,监视着联盟的每一寸海岸线。
沙特边境的美国基地内,第82空降师与第101空降师枕戈待旦,M1A1坦克的履带碾过沙漠,扬起滚滚尘土。
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也在源源不断送达,F-16机群的轰鸣声响彻特拉维夫上空。
与此同时,CIA的情报机器全力开动,特工们渗透至联盟各国,试图挖掘哈里发的任何弱点。
他们监听电话,拦截电报,甚至收买当地官员,只为揭开这位神秘领袖的面纱。然而,麦加的哈里发对此似乎浑然不觉,他的目光并未投向远方的舰队,而是聚焦于禁寺内一场意义深远的会议。
禁寺的一间宽敞大厅内,数十名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宗教学者齐聚一堂。长桌上摆满了《古兰经》、教法典籍与羊皮纸卷,空气中弥漫着焚香的淡淡烟气。
哈里发身披黑袍,端坐在长桌尽头,紫色眼眸扫过每一位学者,声音低沉而坚定:“伊斯兰世界千年来因教派分裂而四分五裂,逊尼派与什叶派的裂痕让我们的力量被削弱,外敌趁虚而入。
我召集你们在此,不是为了争论谁对谁错,而是希望共同研究出一套教义框架,让两派都能接受。这样,即使我遭遇不测,这份信仰的基石也能延续下去,确保伊斯兰世界的强盛与繁荣。”
他顿了顿,目光柔和了几分,“世俗的事务,我已交给值得信赖的官员管理。我们应专注于信仰的统一。”
此言一出,大厅内一片寂静,随即有学者低声啜泣,有人甚至热泪盈眶。一名白发苍苍的逊尼派教长站起身,声音颤抖:“哈里发,您以一人之力弥合千年分裂,您的仁慈与智慧让我们蒙羞。我们愿追随您的指引,制定这份教义。”
旁边的什叶派阿訇也起身,手持念珠,语气虔诚:“卡尔巴拉山的奇迹已证明您是真主的选民,您的远见将是我们复兴的灯塔。”
哈里发微微点头,示意众人坐下,随后会议正式开始。
讨论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夜,学者们引经据典,激烈争辩,又彼此妥协。哈里发时而倾听,时而插话,他的每一句建议都如定海神针,让争论回归正轨。
最终,一份教义框架初步成型,名为《统一宣言》。宣言以《古兰经》为核心,强调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共同信仰根基,淡化历史上的争议事件,如“继承权”之争,并提出“以宽容与团结为本”的原则。
框架虽未完善,但已为两派和解奠定了基础。学者们约定,未来数月将在此框架内不断填充细节,直至形成一部完整的教义典籍。
会议结束时,哈里发站在大厅中央,双手合十,低声道:“真主见证了这一刻。信仰的基石已立,伊斯兰世界将因你们而永恒。”
学者们齐齐跪地,高呼:“真主至大!”
“哈里发万岁!”
这一幕通过禁寺的扩音器传遍圣城,又被记者记录下来,传至全球。
与此同时,联盟的世俗事务交由一群“专业官员”管理。这些官员实为尤里基地车训练的心灵部队,精通行政与控制技术。他们分散至各国,接管财政、能源、内政等关键部门,以惊人效率推动联盟的整合。
巴格达的油田生产迅速恢复,德黑兰的军事部署更加严密,卡塔尔的能源出口井然有序。民众对此浑然不觉,只知“哈里发的使者”带来了繁荣与稳定。
然而,远在华盛顿的CIA却为哈里发的神秘身份焦头烂额。特工们搜集的情报拼凑出一条令人困惑的轨迹:这位自称“穆罕默德·穆扎法尔”的男子最早出现在伊朗,与一群什叶派学者交流后,带领他们前往沙特阿拉伯。
在沙特,他又与逊尼派学者接触,逐步弥合两派裂痕,最终在麦加显圣,成为伊斯兰世界民众公认的哈里发。
然而,他的出身却如迷雾般无迹可寻。没有出生记录,没有家族背景,甚至连一张童年照片都找不到。CIA特工深入民间搜集线索,却发现信徒们口中的哈里发身世五花八门,宛如神话。
一名的信徒信誓旦旦:“哈里发降生于圣城耶路撒冷,他母亲分娩时毫无痛苦。那夜,天星坠地,夜露霞光,真主以此昭示他的神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印度玩红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印度玩红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