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云层中平稳飞行数小时后,缓缓降落在中国的机场。
库马尔、拉吉、鲍里斯和伊万走下飞机,迎面吹来的是一阵干燥而带着沙尘的风,空气中隐约夹杂着烤肉的香气。
四人提着简单的行李,站在机场外,眺望这片广袤的边疆之地。
拉吉皱着眉头,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低声道:“少爷,这地方的风沙真够呛,我有点不习惯。”
库马尔却站在原地,深深吸了一口空气,目光扫过远处连绵的山脉和稀疏的树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他低声道:“拉吉,这是中国的边疆。”
一股亲切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哪怕是最遥远的地方,对他来说,也是家。
四人没有急于赶路,而是先在这里逗留,前往阿拉山口等待订购的物资到达。
阿拉山口位于新疆西北部,坐落在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是中国通往中亚的重要边境口岸。
这座小镇虽地处偏远,却因其战略位置而显得格外重要,铁路与公路交汇于此,承载着繁忙的对外贸易和物流运输。
风沙是这里的常客,空气中总带着几分粗砺的味道,但远处的雪山和戈壁却构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
库马尔带着三人住进当地一家最好的旅馆,房间看起来比印度的要更加干净整洁一些,窗外能看到远处山峦起伏的轮廓,让他心中多了几分踏实。
他们在阿拉山口停留了五天,期间四处走动,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小镇虽小,却充满生气,街边的小摊贩吆喝着卖烤肉和面食,空气中弥漫着孜然和炭火的香气。
路上的行人不多,偶尔有货车轰隆隆驶过,卷起一阵尘土。
鲍里斯和伊万对当地的食物赞不绝口,他们坐在街边摊位前,大口吃着烤肉串,喝着辛辣的烈酒,鲍里斯拍着桌子笑道:“指挥官,这酒带劲,你真该尝尝。”
伊万则撕下一块面饼,蘸着酱汁吃得津津有味,低声道:“这让我想起家乡的味道,粗糙但实在。”
拉吉却有些不适应,他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手抓饭,低声道:“太油了,我还是喜欢咱们的米饭。”
库马尔笑了笑,自己却吃得畅快。
五天时间,库马尔带着三人逛遍了小镇的每个角落。
他们走在铁路旁,看着一列列火车缓缓驶过,车厢里装满了货物,偶尔还能听到远处山间传来的风声。
夜晚,旅馆外静得只剩风沙拍打窗户的声音,库马尔站在窗前,望着戈壁滩上的星空,心中平静而安宁。
鲍里斯和伊万喜欢上了街边的小酒肆,端着酒杯与当地人比划着交流,尽管语言不通,他们也能靠笑声和手势聊得热火朝天。
拉吉却始终有些拘谨,他私下对库马尔抱怨:“这地方晚上风太大,睡都睡不好。”
库马尔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习惯就好,这里的人和咱们一样,日子苦了也要找乐子。”
五天后,从中国订购的大量物资陆陆续续运抵阿拉山口。
粮食、罐头、酒水、饮料装满了整整一火车车厢,堆得满满当当,足有几十吨。
库马尔站在火车站台上,检查着物资清单,心中暗道:“这些东西到了苏联,再加上美元,足以换到一些东西。”
他通过合法程序办理了出境手续,带着三人登上火车,穿过边境,正式进入苏联境内。
边防检查站的官员一脸冷漠,穿着厚重的军大衣,手里拿着登记簿,但当库马尔递上一叠美元时,对方的态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甚至主动帮他们搬运物资。
一个军官接过钱,低声道:“欢迎来苏联,达瓦里氏。”
库马尔微微一笑,心中却冷哼:“果然这个世界任何地方都是钱本位。”
火车进入苏联后,四人在边境小镇停下,决定一起行动打探消息。
鲍里斯和伊万是斯拉夫人,熟悉俄语和当地风俗,适合与人交涉,库马尔和拉吉则不愿分开依旧全程参与。
火车停靠在一个破旧的站台,库马尔带着三人下车,周围是荒凉的景象,废弃的房屋和生锈的铁轨随处可见。
他找到几个当地的搬运工,递上一包香烟和几瓶酒,低声道:“把车厢里的物资卸下来,如果能有卡车那就更好了。”
搬运工们接过物资,七嘴八舌的说起话来,鲍里斯侧头听着,给库马尔当做翻译。
“这群人说给的这点物资压根不够。”
库马尔看着搬运工手中的香烟和酒确实感觉有点寒酸,从兜里抽出几张美元拍在他们的手上。
钱到位了,那些搬运工顿时眼睛一亮,语气又急又快。
“他们说,军官安德烈那里能够弄到卡车。”
库马尔问道。
“安德烈在哪?”
搬运工伸出手指指向一扇布满灰尘的窗户,四人走向前去,看到一名苏联军官正仰头抽着烟。
此人将身上的军装敞怀穿着,里边的白色衬衫纽扣也不扣,军帽被他随意的倒扣在桌上,地上布满了烟头和喝光了的酒瓶,看着他的军衔,应该是个上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印度玩红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印度玩红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