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廉在知府衙门里美滋滋的泡澡时,后堂内,赵白、凌云霄和闻人瑕皆是神情古怪。
通过刚刚闻人瑕刚刚的转述,他们得知了三个惊世骇俗的消息。
第一,陈廉的行动成功了!
他利用火灵石,将藏在山体里的石窟给炸了,也将叛军那一万的精锐主力统统埋葬了!
第二,在躲避追杀的途中,他得知剩余的叛军在收拢人马之后,准备撤退!
而新的领袖,就是黄天秀!
第三,陈廉在翻越山岭即将跟庞靖忠他们汇合时,昊水的水位忽然暴涨,强大的洪流瞬息席卷而来,将他裹挟冲走!
然后,他一路漂浮辗转,最后被冲回到了泰安城。
这,是一个正常人能整出来的事?
饶是三人见多识广,也不由得瞠目结舌。
“等等,前面两个事暂且不谈,他都被洪水冲走了,居然还能被平安的送回到城门口?这运气未免好得离谱了吧。”凌云霄着实凌乱了。
“回来的路上我也曾问过他这一路的经过,他说当时即将被洪水淹没时,看见了一个飘来的树干,于是就拼尽全力游过去抱住,然后随波而流,居然回到了泰安城。”
闻人瑕的神态语气也满是古怪,最后感慨道:“的确是运气很好,但这不是好事嘛。”
“这小子一向机缘深厚,否则他又怎么能从将死之人,一步步洗白身份,走到今日的位置呢。”赵白莞尔一笑。
这么说,倒也有理有据。
不是这份逆天的运气,陈廉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
“总之,他立下这不世之功,基本化解了泰安城的危难。”赵白的态度明显缓和轻松了许多:“过两天京都的援军到了,我们对泰王殿下,对朝廷都能有个良好的交代了。”
闻言,凌云霄却忽然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冲冲道:“既然叛军的那些头目基本死伤殆尽,趁着群龙无首,我们应当立即率军追击,争取一网打尽!”
赵白皱了一下眉头。
闻人瑕则直接反对:“虽然叛军精锐没了,但仍有几万人,以我们手头的兵力仍然没有太大的胜算,而且现在城内受灾严重,我们还得赶着救灾。”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错过了就没下次了。至于城中的灾害,反正泰安城每年都要遭飓风破坏,百姓们也习以为常了,没必要因小失大。”凌云霄就差直接说苦一苦百姓,捞战功优先。
“赵白,本钦差之前就提醒过你,然而你总执着于功名利禄,这点上,陈廉的觉悟都比你好得多,起码他能始终秉承保家卫国的意义就是以百姓当头!”赵白叹道。
凌云霄噎了一下,顿时讪讪得面红耳赤。
“这场飓风,比起往年都严重得多,虽然为我们击退叛军带来了东风,同时也给这方圆百里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必须得及时赈灾,减小后续的危害。”赵白为接下来的决策拍板。
但凡经常遭遇飓风的百姓都知道,飓风带来的危害,除了眼前,后续的才是最可怕的。
洪涝还只是“前戏”。
后续的百姓流离失所,粮食短缺以及瘟疫,每一件都足以引发天大的乱子!
在赵白的指示下,所有驻城的军卒卫兵统统撤下警戒,投入到赈灾安民的行动中。
陈廉也不顾刚洗得香喷喷的身子,吃完饭后,就陪着闻人瑕在城中四处疏通排水、救助百姓。
凌云霄也不敢怠慢。
毕竟两日后京都的大军就要抵达了,到时候若是让那位“泰王”看到这副惨状,哪怕御敌有功,也得遭到斥责。
只是城中的情况实在太糟了,即便他们都忙得焦头烂额了,情况也没太多的改善。
“这样下去不行,漫水严重,整个泰安城都几乎瘫痪了,后续的赈灾事宜都没法进行下去。”
城楼上,凌云霄拖着湿透的袍服,坐在炭盆旁烘烤,脸色怏怏的。
随即,他抬起头看着对面的马知府:“往年都是如何应对的?”
“按照往年的经验,都只能慢慢等水退去。”马知府叹道:“无非是等昊水的水位恢复正常了,再打开南城门排水,只是今年洪涝比往年严重得多,不知道要等多久。”
“百姓可以等,我们可以等,但京都派来的那位亲王殿下等不及了,必须想办法在两日内排空城内的积水!”
凌云霄气急败坏之下,说出了唯利是图的心声。
他压根不在意百姓的生死存亡,在乎的只有朝廷对他的看法。
幸好此刻就他和马知府,若是再给赵白听见了,免不了又要遭到训斥。
随即,他站起身走到栏杆前,俯瞰着泰安城的洪涝景象,若有所思了一会,他的视线逐渐转向城外,观察着周围的地貌。
忽然,他注意到了城东的那片农田,看了一会后,沉吟道:“那里没被洪水影响到,而且地势也比城中低矮,要不……”
马知府凑过去探头一看,当即打了个寒颤,失声道:“大人您该不会是想将城中积水引向农田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秦巡天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秦巡天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