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我站在"飞跃"杂技团排练厅的落地窗前,望着外面瓢泼大雨发呆。手机屏幕亮起,是小柔发来的消息:"台风要来了,你那边还好吗?"
我正要回复,身后传来陈哥的喊声:"爽朗!过来试试新道具!"
这是我来台湾的第三个月,团队正在筹备一场两岸文化交流演出。我设计的"鹊桥相会"环节——用高空绸缎表现牛郎织女的故事,被选为了压轴节目。
"动作再柔美些,"陈哥指导着,"对,想象你是在云中漫步..."
我抓着红色绸缎腾空而起,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小柔的脸。这个周末她本来说好要来高雄,却因为台风"梅花"逼近而取消了行程。
排练结束后,我浑身酸痛地回到公寓,发现门口放着一个防水包裹。拆开后,里面是小柔寄来的家乡味——台南度小月肉燥泡面、新东阳肉干,还有她手写的卡片:"台风天也要好好吃饭哦!PS:下周末一定补上!"
我笑着把卡片贴在冰箱上,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请问是爽朗先生吗?"对方是位女士,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台湾腔,"我是林小柔的姐姐,林小安。"
"姐姐好!"我立刻站直了身子,"小柔她..."
"别紧张,她没事。"小安的声音带着笑意,"是这样,下个月我爸六十大寿,小柔让我问问你能不能来?"
我心头一跳:"当然可以!需要我准备什么吗?"
"不用特别准备..."她顿了顿,"不过我爸最近迷上了大陆的相声,你要是能..."
"我明白了!"我灵光一闪,"保证完成任务!"
挂断电话,我立刻给河北老家的发小阿强打去视频电话。阿强现在在德云社当学徒,听说我要在台湾未来岳父面前表演相声,笑得直拍大腿:"行啊爽朗!追姑娘都追出国际范儿了!"
接下来的两周,我白天排练杂技,晚上跟阿强视频学相声。小柔每次视频都好奇我在忙什么,我却神神秘秘地不肯透露。
台风过境后的第一个晴天,小柔终于来到高雄。一进门,她就皱起鼻子:"什么味道?"
我尴尬地指指厨房:"想给你做红烧肉...结果..."
"天啊!"她冲进厨房,对着那锅黑炭扶额,"你们大陆男人都这么'能干'吗?"
"我在学嘛!"我从背后环住她,"对了,你爸生日我准备了个惊喜。"
"什么惊喜?"她转过身,狐疑地看着我。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亲了亲她的鼻尖,"不过需要你配合演个小品。"
"小品?"她瞪大眼睛,"你该不会是要..."
生日宴设在台北一家老字号餐厅。当我穿着长袍马褂和小柔一起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时,林爸爸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了桌上。
"各位乡亲父老,"我用刚学的闽南语开场,"今儿个给您说段相声,叫《两岸一家亲》!"
小柔扮演一个对大陆充满误解的台湾姑娘,我则是个来台旅游的河北小伙。我们通过一系列误会和笑料,最后发现彼此的共通之处。当我说出那句"不管是山东馒头还是台湾凤梨酥,好吃就是好食物;不管是黄河水还是浊水溪,流到海里都是一家亲"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林爸爸笑得直抹眼泪,最后竟然站起来鼓掌:"好!说得好!"
宴席散后,林爸爸把我叫到一旁,递给我一杯高粱酒:"小子,我查过了,你们河北正定是赵云故里?"
"是的叔叔,我老家就在那附近。"
"赵云..."他眼神飘远,"长坂坡单骑救主,忠义之士啊。"他拍拍我的肩,"下次,带我去大陆看看。"
我心头一热,郑重地点头:"一定!"
回高雄的火车上,小柔靠在我肩上昏昏欲睡。突然,她手机响起急促的铃声。
"什么?!"她瞬间清醒,"现在?...好,我们马上改道!"
原来是小柔的奶奶突然中风,被送进了台大医院。我们匆忙在下一站下车,拦了辆出租车就往台北赶。
病房外,林家人都面色凝重。主治医生走出来说:"老太太情况暂时稳定,但需要有人24小时看护..."
"我来!"小柔立刻说。
"我也留下。"我握住她的手。
接下来的72小时,我和小柔轮流守在病床前。老太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一次甚至把我认成了林爸爸年轻时的战友。
"阿荣啊..."她拉着我的手,用闽南语絮絮叨叨,"金门那边冷,多穿点..."
第三天凌晨,老太太情况突然恶化。当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时,我和小柔同时从陪护椅上弹起来。
医护人员冲进来实施抢救,我们被请到走廊上等待。小柔哭得浑身发抖,我紧紧搂着她,感觉到自己的T恤被她的泪水浸透。
一小时后,医生走出来,轻轻摇了摇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