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伪装成落魄的书生。
在茶馆中高谈阔论,言语间夹杂着对某些皇子行径的“担忧”。
更有甚者,直接将一些精心伪造的信函。
通过隐秘的渠道。
送到了特定人物的手中。
这些情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有些是基于真实情况的巧妙扭曲。
有些则是彻头彻尾的栽赃陷害。
但无一例外,都指向一个核心。
离阳皇室内部,有人在与北莽勾结。
意图在京城制造事端,嫁祸北凉,同时清除异己。
影阁的死士,则更加直接。
他们如同最老练的猎手。
在暗中观察着北莽谍子的动向。
当“秃鹫”的手下奉命踩点,准备对某些“北凉相关”的目标下手时。
总会“意外”地发现一些更有价值的“情报”。
譬如,在某条预定撤退的路线上。
会“碰巧”遗落一张记录着某位亲近二皇子的大臣府邸布防图的残片。
又或者,在他们监视某个与北凉有旧的官员时。
会“无意间”截获一份密信。
内容直指这位官员实际上是太子的人,且正准备对皇后不利。
这些“巧合”与“意外”,如同精心设计的路标。
一步步引导着北莽谍子偏离他们最初的目标。
而那两名“已死”的宫女。
她们生前依照徐锋指示留下的某些“遗言”或“日记”。
此刻也通过特定的渠道。
辗转落到了韩貂寺和“秃鹫”的手中。
这些经过徐锋“润色”的“内部消息”。
进一步“证实”了北莽谍子们得到的那些“假情报”的“真实性”。
“秃鹫”和他手下的北莽谍子们,本就生性多疑且贪婪。
在离阳皇室许诺的重利和这些“确凿无疑”的情报面前。
他们渐渐相信。
这次行动的背后,似乎还有离阳皇室内部其他势力的“支持”与“默许”。
他们以为自己是黄雀。
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之后,尚有猎人。
徐锋为他们挖的陷阱,不止一个。
他要让这些北莽谍子。
在离阳皇室为他们准备的陷阱里。
再掉进一个更深的陷阱。
他要让这场大火。
烧得更旺。
烧向那些他希望被烧到的人。
太安城的水,彻底浑了。
徐锋站在窗前。
听着窗外的雨声。
眼神平静无波。
一场席卷京城的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玉奴,取琴来。”
他淡淡吩咐道。
侍女玉奴应声而去。
很快便捧来一张古琴。
徐锋盘膝而坐。
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
一曲《广陵散》自指尖流淌而出。
琴音初时平和,继而转为激昂。
仿佛预示着平静表象下,那即将掀起的滔天巨浪。
喜欢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