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看着我们,又絮絮叨叨地说起来:“一家人,和和气气比啥都强。生意上的事儿,有困难一起扛,有好处一起分,别老盯着眼前这点利益,伤了兄弟情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母亲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一片寂静,可我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不知道老三和老四此刻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反思着这一切 。
次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在屋内的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母亲坐在炕沿边,又打开了话匣子,这次说的是前几年许大牤子和老弟之间的事儿。
“你还记得许大牤子不?”母亲抬眼看向我,没等我回答,又接着说道,“那可真是个能算计的主儿。”
母亲说,许大牤子为了省钱,那手段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就拿老弟帮他干活那几次来说,天天来找老弟套近乎,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说,就盼着老弟能去帮他干活,关键是,一毛工钱都不给。
老弟也是实诚,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就应下了。结果到了干活的地方,那待遇可太差劲了。连个像样的饭菜都没有,每次都是些清汤寡水,糊弄一口就算完事儿。有个一起来帮忙的木匠,实在忍不住了,一边干活一边嘟囔:“这活儿干得累死个人,连口热水都喝不上,这王八犊子人家。”
可许大牤子跟老婆就跟没听见似的,依旧我行我素。他这人呐,脸皮厚得很,心里就一门心思想着省钱。母亲说到这儿,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对许大牤子这种行为的不赞同。
不过,风水轮流转。后来,许大牤子看四弟收黄豆开始赚了些钱,也眼红了,脑子一热就跟着干起来。他也不仔细算算成本、风险啥的,一股脑地把钱都投了进去。母亲叹了口气,“他呀,就是太贪心,又没脑子,哪能这么盲目跟风呢?”
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投入太多,又没算明白账,这收黄豆的生意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个底儿掉。许大牤子这下傻眼了,到处跟人诉苦,可谁又能同情他呢?都是他自己当初的贪心和糊涂造成的。
母亲的眼神里透着世事无常的感慨,“这人呐,不能太算计,也不能太贪心,脚踏实地过日子才是正理儿。”我听着母亲的话,看着她那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心里对这些乡村琐事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平凡又真实的故事,不正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吗?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禁对母亲问道:“老妈,老弟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被他给忽悠住呢?”母亲叹了口气,解释道:“这许大牤子家里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身着军装,还是冬天拍的呢。他就仗着这张照片,吹嘘自己是军校毕业的,还在部队里当过连长。更离谱的是,他居然说自己在自卫反击战中逃跑了,没去送死,回来后福大命大当了老师。但他觉得当老师不赚钱,于是就不干了,转而去做生意。”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十分诧异,这样漏洞百出的谎言,老弟竟然也会相信?母亲接着说:“就是这些胡言乱语,把你老弟给骗得团团转,让他对许大牤子高看一眼,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
我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追问道:“那后来呢?”母亲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后来啊,你老弟偶然间向其他老师打听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张照片里的军装,根本就不是许大牤子的,而是他弟弟的。他弟弟不过是个普通的小兵而已,哪有他说的那么厉害。”
按常理来说,像许大牤子这样的人,是绝对守不住钱财的。我心生疑惑,便向母亲询问其中缘由。母亲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许大牤子的三弟开车不小心撞到了人,可他自己又没钱赔偿,不给只能去蹲监狱了,是许大牤子给拿的赔偿金,九十年代就拿十多万。”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许大牤子虽然平时看着不靠谱,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是能帮上忙的。我不禁感叹道:“这就说得通了,他弟弟肯定会想办法从他那里把钱抠出来的。”
许大牤子后来怎么样了呢?我满心好奇地追问着。父亲接过话头,缓缓说道:“后来啊,他跑啦!直接搬到他姑娘那边去了,至于具体是南京还是三亚,谁也说不清楚。他欠的那些钱,就这么扔下不管咯。”
母亲在一旁插嘴道:“他老婆以前也当过老师呢,可真是一点儿人情世故都不懂。你老弟好心教他太极拳,还教了站桩的功夫,结果他老婆居然说那是什么邪教功,还教唆孩子去骂你老弟,把你老弟给气走了。”
母亲越说越气,继续讲道:“还有一次,你老弟帮他家抬装满冰棍雪糕的冰柜,还有其他几个人一起帮忙呢。他家地上到处都是西瓜,可他老婆连句客气话都不敢说,更别提给大家吃根冰棍解解渴了。许大牤子让他老婆开个西瓜,他老婆居然还撅起嘴来,好像很不情愿似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酒话供销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酒话供销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