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里,一名慈眉善目的胖大和尚,坐在西侧首位。侯勇新、罗松,吴雪封、秦修等人坐在东侧相陪。
见刘轩进来,几个人站起来行礼。侯勇新给刘轩和空信两人相互引荐。
刘轩拱手说道:“大师雪中送炭,刘轩感激不尽。”
“哪里哪里,出家人慈悲为怀,这本是我们应该做的,倒是晋王殿下宅心仁厚,悲天悯人,令老衲肃然起敬”,空信双手合十,微微躬了一下肥胖的身躯。
两人相互寒暄了几句,分宾主落座。
空信虽是出家人,却也健谈。聊到这些饥民,空信满脸悲戚,得知刘轩欲安置他们后,脸上又现出钦佩之色。
交谈片刻后,刘轩转而谈及正事:“大师,永丰最北边,背靠横直岭的那一带山间田地,可是万佛寺庙产?”
空信大师略作思索后答道:“这个嘛……贫僧平日里并不直接打理庙产,具体情况还真不太清楚。”说着,他转向一旁的官员们,“不过,本地父母官皆在此,王爷不妨向几位大人询问一二。”
刘轩点点头,对主簿秦修道:“把本县的地图取来。”
秦修点头答应,很快找来一张永丰县的地图铺在桌子上,众人都围拢过来。
刘轩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区域,说道:“本王先前已命人在此处购置了一处农场,旨在遵循父皇旨意,培育高产作物。前阵子去视察,发现左右的土地也无人耕种,现在打算把这里都盘下来,却不知道这片地方的归属。”
秦修答道:“从小凉河往北到横直岭,大约十万亩土地,都是万佛寺下院的庙产,只是那里的多是山地,不太适合耕种。”
“不用全是耕地。”刘轩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灾民中有两千余人,因年龄或身体原因,无法在工坊劳作。本王想在这里建几所养殖场,让他们打理,一来让这些灾民有事可做,不至成为晋北百姓的累赘,二可为子弟兵提供肉食。”
“阿弥陀佛,晋王殿下心系苍生,实乃令人敬佩。贫僧愿代表万佛寺,将这片土地赠与殿下。”空信大师双手合十,语气诚恳。
刘轩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出家人清贫修行,我岂能白要万佛寺的庙产。这样吧,我们就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来,7两银子一亩,我出资70万两白银,买下这块地方。”
侯勇新见状,急忙插话道:“殿下,我晋北府衙……”
刘轩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不必劳烦府衙,这笔钱我自己来出。”
……
下午,灾民的安置工作正式启动。首先是那些参军的,他们被分成三批送到了晋北军营。
这事儿,可急不得,刘轩肯定不能让几万人一起涌入县城。
接下来几天,灾民们批一批被送到了做工的工地。刘轩早就派人通知了汪太冲,晋北城东门外,成片的临时窝棚里,一多半已住上了饥民,比城市改造工程规模大数倍的神石县修路工程,早已在那边开启。
随着永丰城外的人越来越少,那些没被录用的饥民,虽每天还能吃到三顿米粥,心情却越来越沉重,等报名的人都走了,他们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在那些年老体弱的饥民,即将绝望的时候,突然又有一个惊天好消息传来——为了让他们不再流离失所,晋王又招工了。
这些人的工作内容颇为简单,包括种地、做饭、养猪、养羊等,皆是些他们在家时每日必做的日常琐事。条件是管吃管住,只是没有薪金。
这已经足够了,最起码,他们饿不死了。感激不已的饥民们,纷纷跪倒在地,磕头不止,晋王仁德的赞誉之声经久不息。
最后一批难民,早饭吃上了馒头,因为刘轩给他们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打扫战场”。数万饥民半个月来吃喝拉撒都在城外,脏乱程度可想而知,刘轩离开之前,必须得还永丰百姓一个碧水蓝天。
驿馆里,刘轩给吴雪封下了最后一道命令,买粮、借粮、想尽一切办法弄到粮食,这个命令,也同时传到了晋北的其他县城,将近五万饥民,在创造劳动价值之前,也得吃饭,以晋北一府之力,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多张多出来的嘴巴。
吴雪封领命出去后,房间里只剩下刘轩和林东两人。
刘轩站起身,身姿挺拔,以部队长官的身份,向林东下达了命令:“本王正式任命你为子弟兵第三营营长。一个月后,第一营接替你驻防永丰等县城,你率部回晋北接受改编。”
“是!”林东表情凝重地接受了任命。
下午,刘轩在罗飞和二十名亲兵的保卫下,离开了永丰县城。现在刘轩身边就这几个人,跟他一起来的士兵,押送饥民们到晋北后,就没有再回来。
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九名少男少女,他们都是刘轩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另外三个受伤的少年,却永久的留在了异乡,尽管没有家属在场见证,当士兵们将这些少年的遗体运出去安葬时,刘轩仍怀着沉重的心情,低声呢喃:“我们已经尽力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