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鱼饼怎么样?”
苏禾指着菜单上的一个选项。
鱼饼,也叫均安鱼饼。
据说最早的起源是清代。是凤城颇具特色的一道小吃。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如果觉得只卖鱼饼太简单,可以再加上鱼皮角和生菜鲮鱼球。”
这三样有一个共同的食材——鲮鱼滑。
鱼滑,凤城人也叫做鱼青。
是将鲮鱼连皮带肉,反复捶打而成。捶打成糊状后,加入调料捏成小球,就是鲮鱼球。
鱼滑加玉米马蹄压成饼,煎来佐酒下饭,则是鱼饼。
还是这个鱼滑,加入生粉,擀成薄薄的不足一毫米的面皮,包入调好味的馅料,则变成了鱼皮角。
鱼皮角可煮可蒸,可打火锅,跟北方的饺子差不多,只是形状更迷你,也更容易熟。
“这样我们的材料不用购买得太分散,物料都能在家里先做好,到了会场,简单烹制就能出售。”
“妙啊!”
胖婶率先开口称赞。
“我们怎么就没想到,把鱼滑利用到极致呢?”
刘晓英点着头。
煎鱼饼她偶尔也会做,还给过苏禾带回学校当特产,算得上是驾轻就熟。
“这样也好。有煎的,有煮的,有蒸的。只要提前准备好,现场甚至可以同时操作。完全不需要技术。”
苏禾难为情地笑笑。
“是啊,万一你们要去方便一下,我还能顶上。”
“我也可以帮忙。”
苏旭在一旁坐得异常乖巧,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行,我可以帮忙捶鱼滑!主厨的位置还是得交给你。”
胖婶主动让贤,将主导位置给了手艺更好的刘晓英。
刘晓英笑着拉起对方的手,很快约好吃完饭一起去菜市场采买。
……
下午,苏禾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电话。
是中介小郭。
“小郭姐?”
“哎,小苏妹妹……”
小郭说完又有些愣,不知道这么称呼一个手握几套房的优质客户,到底合不合适?
她寒暄了一会,才继续说道:
“我这边又有几套题名街的房子在出售,想问你有没有兴趣?”
“这个……我手头没那么多闲钱。”
苏禾哑然失笑。
她只是个身负系统任务的可怜虫,既不以炒房为目的,也没有亿万身家去挥霍。
小郭压低嗓音,“你听说了吗?地铁年底就要开通了!”
地铁,指的是省会羊城到凤城的地铁。
从立项开始至今已经快6年了,从最开始说的前年通车,推迟到去年,中间还出现过一次重大的渗水事故,导致搁置。
现在又有消息说,年底必定通车。
“地铁站就在步行街口,距离题名街很近,我个人感觉是个好机会。”
“既然升值在即,怎么别人还卖了?”
苏禾有些不信。
“卖还是有人卖的,不过价格比你之前买的时候涨了一点点。有套20平方的,人家开价40万。还有套更小的,只有18平方的建筑面积,35万。”
听到这儿,苏禾总算知道为什么有人卖,而没人买了。
面积太小,价格又一般。
买来自住是不可能的,这个大小,只适合开一些小型的饮品店,走精致路线。
“你让我想一想,考虑考虑。”苏禾没有马上拒绝。
“好。我再去帮你探探底价,有变动再告诉你!”
挂断电话,她打开笔记,又开始看手头上的几栋房子。
这几栋她简单让人修缮了水电后,也放到了几个平台出租,但一个月过去了,居然连个问询的人都没有。
目前唯一的租客,就是苏旭。
还算是个关系户。
剩下9个月,还有19户待招租,与一个月前的志得意满相比,现在的她委实有点焦虑。
房子,现在就是她手上的商品,虽然便宜,但因为卖相不好,位置不好,所以无人问津。
就跟卖柠檬茶一样?
苏禾脑海里一束闪电横空划过,似乎抓到了什么。
“我能不能以一己之力带旺这条街?”
就跟发财茶档一样。
广大商业中心内环路商圈,因为他们三人的存在,而变得愈加繁荣。小摊小贩每天都在增加,和向他们靠拢。
而在题名街,倘若她能成功改造一栋房子用于商业用途,并且火爆出圈,挣钱无数,会不会吸引闻着腥味的猫争先恐后地靠过来呢?
到时候,不管他们是开奶茶店,还是做民宿,或者干别的,都绕不开她这个大房东。
她之前犯了个错误。
将房子生硬地分成了一间间单独出租,这样只能把目标局限在普通的长租房客上。
而实际上这类房客根本不是她的直接受众。
苏禾越想越兴奋。
“唰唰唰”把自己的几点思路写在笔记本上。
但是,到底改造成什么样?做什么用途好呢?
美食?民宿?茶饮?文化?
她打开V信,找到肥猫头像的邻居江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包租婆发癫日常他们都以为我很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包租婆发癫日常他们都以为我很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