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民坐在一间大教室里,这是专门腾出来的教室,来的人不仅有苏联来的军工专家,还有几位穿着军装的大佬和穿着中山装,一看就是领导模样的人,学校里来的校长,工院的院长,教无线电的马教授,教机械的韦教授和教电机工程的鲁教授。
待众人坐定,有同学挨个给他们发了一个本子和笔,工院的曹院长讲到:“此次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过来,就是想听听为民的想法,为民上来给大家讲讲”。
王为民走上讲台,心里有些紧张,包括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大佬,顶多给公司里高层讲讲话,深呼吸几口气,极力压下心中的紧张。
我之所以想到要造防空导弹是因为......巴拉巴拉的一顿讲,刚开有些磕巴,但很快就流畅了起来,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对于防空导弹的设想:从导弹的构造到导弹如何自动锁定目标,再到如何配合雷达使用,让导弹更具有杀伤力等等。
台下的领导和专家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学生竟然有如此深入的思考和见解。
王为民讲完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位穿着军装的大佬站起身,走到王为民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王,你做得很好。你的这份设想报告,我看有很大可能能够实现。”王为民看着这位领导有些面熟,仔细搜索记忆,这不是李云龙的旅长吗。
王为民闻言,心中激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份设想报告,竟然能够得到如此多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和赞赏。他连忙说道:“谢谢领导们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希望能够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随后,军工专家也表示:“王为民的这份设想报告很有价值,其中一些想法和思路,甚至可以与毛熊国正在研制的防空导弹相媲美,建议成立研发小组,尽快研发。”
马教授说道:“何专家说的对,时间不等人”。
最后军装大佬拍板决定:“研发小组立即成立,何专家任组长,曹院长为副组长,马教授,韦教授,鲁教授,王为民为组员,另外跟随而来的中山装几人负责后勤和联络工作,负责任人严主任,保卫人员随后就到,大家注意保密条例,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提及关于防空导弹话题,知道解密为止,另外在离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地方找一处偏僻的角落成立研发实验室”。
王为民听到这个决定,心中激动得难以言表。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设想,竟然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甚至要成立专门的研发小组来进行研发。他看着眼前的这些领导和专家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两天后,研发实验室已经找好了,在离学校有一公里的地方,地方偏僻,附近没有几户人家,是个大院子,保卫人员正在打扫院子。
王为民来到院子里,见大家都已经到了,正在一处黑板前计算着什么,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着,走近一听,才知道他们在讨论用什么做推进剂,何专家提议用液氧/煤油,因为他听说毛熊国用的是液态的推进剂。
有人则认为固体火箭推进剂更为可靠,毕竟几百年前自己老祖宗们就造出了烟花,还有火箭。
王为民听着他们的讨论,他虽然是穿越来的,一没系统,二则是自己前世学的管理专业,对这些一窍不通。
随着讨论的深入,研发小组的成员们逐渐确定了导弹的总体设计方案,他们开始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导弹的总体设计,有的负责制导系统的研发,还有的负责推进系统的测试和优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研发小组的成员们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王为民作为其中的一员,还要去学校学习,只能是晚上和星期天来一趟,提提建议。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研发小组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了弹体和推进剂,接下来就剩红外导引头了。
红外导引头的研发是整个导弹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它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准确地识别和跟踪目标,确保导弹能够准确地击中目标。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研发小组的成员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实验终于成功了,导引头采用热电冷却的氮致冷硫化铅探测器单元。
随着红外导引头的成功研发,整个防空导弹的研发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研发小组的成员们开始着手进行导弹的试射和测试工作。
不过,现在可没有飞机让他们炸,现在国家的飞机都是缴获的或者进口的。
没办法,何专家提议用热气球加模拟目标做实验。
于是,研发组的人们开始着手准备热气球和模拟目标,好在材料齐全,热气球制作简单,一天后,制作出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
雪过天晴,研发组的成员们来到离四九城30里外的一片空地上,远看白茫茫一片,只有热气球在缓缓升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开局从拜师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开局从拜师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