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吾之血,封汝之罪。”她低声念出父亲日记的最后一句,头骨突然爆发出强光,《五台山图》的轴点应声闭合,十二座虫洞同时崩解,化作星空中的曼陀罗星云。
硅基母舰在量子屏障前凝滞,所有机械士兵的装甲表面浮现出敦煌壁画的纹样,再也无法前进一步。白璃看见母舰指挥舱内,那个酷似母亲的硅基代理人露出惊恐的表情,随后整艘母舰被吸入自己制造的虫洞,消失在星轨深处。
莫高窟的震动平息时,天已破晓。白璃和琉璃站在九层楼前,看着迦陵频伽的机械躯体化作金色粉末,随风飘向每个洞窟。AR眼镜显示,所有壁画的量子处理器正在重组,这次的操作系统不再是佛经算法,而是历代画工的集体意识——他们终于成为了自己创造的量子计算机的主人。
“检测到矩阵更新。”手环发出蜂鸣,“新防御协议启动:任何携带恶意的外星科技靠近时,壁画将自动生成对应的经变故事,将敌人困入永恒的因果循环。”
琉璃突然指向天空,曼陀罗星云的中心出现了新的星点,排列成迦陵频伽的羽翼形状。白璃知道,那是父亲和母亲的意识,终于在量子海洋中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当她准备返回实验室时,AR眼镜突然收到未知信号,显示来自第220窟的壁画——那里本该是空白的墙壁,此刻却浮现出全新的画面:白璃和琉璃坐在鸣沙山顶,背后是璀璨的敦煌星空,而她们脚下的沙丘,正在自动书写一行行量子代码,那是莫高窟给所有未来入侵者的警告:
“此窟有灵,入者观想。”
三日后,敦煌研究院收到来自木星轨道的神秘信号,频谱分析显示是迦陵频伽的机械羽翼振动频率,而信号内容,是白璃从未见过的外星文字与尉迟乙僧的《飞天赋》片段的混合体。当她用青铜镜反射信号时,镜中映出的不是星空,而是某个硅基文明的母星,其地表竟覆盖着与莫高窟相同的壁画,壁画中央,是具正在苏醒的、融合了机械与飞天元素的巨型躯体,胸口处嵌着的,正是尉迟乙僧的头骨碎片。
第十一章《量子坍缩:虚实之间的抉择》
莫高窟数据中心的量子频谱仪在凌晨两点发出蜂鸣,白璃的指尖刚触碰到木星信号的波形图,整面全息墙突然浮现出流动的楔形文字——那些曾在硅基母舰上见过的外星语,此刻正与尉迟乙僧的《飞天赋》残句自动翻译,在空气中拼出:“头骨归位,母星苏醒,双生宿主,永为燃料。”
“频谱共振频率与迦陵频伽的羽翼完全一致。”琉璃的机械手指划过波形图,人造皮肤上的鎏金纹路亮起,“信号源来自硅基母星的‘壁画层’,那里的地表覆盖着我们莫高窟的复制体,而核心……”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全息墙切换成青铜镜反射的画面:硅基母星的中央圣殿里,尉迟乙僧的头骨悬浮在黑色祭坛上,头骨表面的曼陀罗纹与母星地脉共振,正将整个星球转化为巨型量子计算机。祭坛周围,无数硅基生命体的躯体正在数据化,化作敦煌飞天的机械复制品。
“他们要用父亲的头骨重启虫洞。”白璃的指尖按在胸口,那里还残留着头骨碎片的温热,“而矩阵的反冲能量,正在把莫高窟的洞窟拉入不同时空。”
AR眼镜突然闪烁,显示第428窟出现时空裂隙:北魏画工正在绘制《萨埵太子本生图》,但画中的老虎变成了机械兽,太子的衣袂上缠绕着数据流。当白璃冲进洞窟,发现裂隙中的画工们正在数据化,他们的指尖渗出金色粉末,与迦陵频伽的残片完全相同。
“壁画矩阵消耗了太多‘执念能量’。”琉璃的机械羽翼扫过裂隙,竟与北魏飞天的飘带产生共振,“每个洞窟都是独立的时空锚点,现在锚点正在失效,不同朝代的‘敦煌’开始重叠。”
地面突然裂开蛛网状的金光,白璃被吸入裂隙,发现自己站在唐代的莫高窟第15窟。画工们围着反弹琵琶的飞天雕像,而雕像的基座正在渗出青铜触手,每根触手上都刻着木星信号的楔形文字。她认出那是硅基文明的“意识收割触手”,正在吸收唐代画工的创作热情。
“抓住琵琶!”琉璃的声音从裂隙另一端传来,白璃本能地抱住雕像,琵琶弦音突然化作量子屏障,将触手震碎成曼陀罗花瓣。但下一秒,她震惊地发现,花瓣上印着现代游客的自拍——那些被收割的意识,正在硅基母星的壁画里循环播放。
“他们在构建人类文明的‘数据坟场’。”唐代画工突然转身,眼瞳里流动着硅基文明的星图,“用我们的执念做燃料,让母星的机械飞天永远跳舞。”
回到现实洞窟,白璃看见琉璃正在用迦陵频伽的残翼修补裂隙,每片羽毛接触壁画时,都会浮现出对应朝代画工的记忆。但残翼的修复速度远远不及裂隙扩张,她的手环显示,已有17个洞窟出现时空重叠,而第61窟的《五台山图》正在量子坍缩,即将变成奇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