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六,卯初。
裴韫欢被殿外的争吵声吵醒时,正抱着暖炉在软榻上打盹。
她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皱眉看向外间,声音带着几分睡意和薄怒。
“一大早的,何事吵闹?”
臻娆的声音混着风雪声传进来,带着几分少见的慌乱。
“都说了是新昌伯府送来的年礼!怎的连南丰蜜桔也要扣下?”
裴韫欢一听这话,顿时清醒了几分,眉头微皱。
入宫九年,还从未遇过这样的事。
新昌伯府虽不是什么显赫勋贵,但父亲好歹也是个伯爵,府里的年礼怎会被人截下?
她坐直身子,拢了拢身上的披风,抬脚向外走去,正见几个内侍在臻娆的呵斥下,手忙脚乱地搬着几个红漆大箱子往南边去。
裴韫欢微微蹙眉,抬步走过去,捡起地上散落的贺帖,随意扫了几眼,语气平静。
“怎么回事?”
臻娆抱着个半人高的朱漆食盒踉跄地跑过来。
“娘娘,内务府的人非要开箱查验,说是……年前有个因卫氏谋逆而被罚的官奴说漏嘴,提了几位朝中大臣,被有心之人报官,所以阳翟乡公的案子还没结,仍在调查,所有外臣贡品都要细查。”
裴韫欢打了个哈欠,指尖敲了敲食盒上的封漆,金箔贴的“裴”字是父亲惯用的样式。去年此时,食盒里装的还是洛京胡同口的炮豚,今年倒舍得送些扬州豫章郡的南丰蜜桔。
“开吧。”
她漫不经心地理了理衣襟。
“难不成还能从桔子里翻出谋逆的证据?”
几个内侍闻言,面面相觑,显得有些为难,其中一个内侍硬着头皮说道。
“娘娘恕罪,小的也是奉命行事,还望娘娘体谅。”
食盒掀开的瞬间,酸甜的果香混着樟木香扑面而来。十二只青瓷碟码得整整齐齐,每只碟子里都摆着五只去了蒂的蜜桔,表面上还带着新鲜的水珠。
裴韫欢随手拿起一颗桔子,在手里把玩着,语气平静。
“这桔子有问题?”
那内侍被她问得一愣,随即低下头去,半晌才呐呐道。
“这……这桔子倒没什么问题,只是……”
他说着,瞥了一眼。
“只是这食盒里……”
裴韫欢挑眉,看向食盒,里面除了一碟碟蜜桔,再无他物。她嘴角微微勾起,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难不成,你们还指望本嫔在食盒里藏个男人不成?”
内侍脸色一变,连忙跪下。
“娘娘息怒,小的只是奉命行事,绝无他意。”
旁边一个内侍眼珠子一转,连忙堆着笑凑过来。
“裴娘娘,这食盒是经过公车司马尉检查的,自然没什么问题,只是小的们例行公事,还请娘娘见谅。”
他说着,从食盒里拿了一只桔子,又盖上盖子,笑得谄媚。
“娘娘放心,这桔子小的们一定会好好检查,不会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裴韫欢冷笑一声,将手中桔子重重抛回碟中。
“例行公事?既已过公车司马尉查验,还要三番五次折腾本嫔?莫不是瞧着裴家好欺负?”
她素日慵懒随性,此刻柳眉倒竖,周身气场骤变,倒叫几个内侍吓得脸色发白。
为首的太监眉头紧锁,虽然宫规不容小觑,但眼前这位裴氏娘娘显然也不是好惹的。
他在宫里多年,深知裴家在朝中势力不容小觑,裴宗正更是深受皇上信任,他这小小的太监岂敢得罪?
匆忙应声。
“娘娘息怒,奴才这就命人将东西送进殿中,定然不敢再为难娘娘。”
“去吧。”
裴韫欢挥了挥手,语气已淡了火气。
“仔细数着,少了一颗本嫔便找你们总管要。”
为首的太监连连点头,擦了擦额角的冷汗。
“是是,奴才们一定仔细清点。”
他说着,又暗暗瞪了一眼方才那个多嘴的内侍,示意他闭嘴。
裴韫欢淡淡瞥了他一眼,转身便走,懒得再与这起子小人纠缠。
待殿门刚关上,那太监就啐了一口,低声骂道。
“什么东西,不过是个不受宠的婕妤罢了,咱们奉的可是皇后娘娘的命,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旁边几个内侍闻言,纷纷附和。
“是啊,不过是个运气好被选进宫的庶出老姑娘,竟这般目中无人。”
他们说着,又齐齐看向那个多嘴的内侍,眼中满是责备。
“你方才也是,多什么嘴!”
那内侍被众人责备,也是满心委屈。他低声嘟囔道。
“我不过是说了一句实话,怎么就都怪我头上了?”
一个年长的太监嗤笑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
“你呀,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这宫里的规矩。这裴婕妤虽不受宠,可她父亲是谁?那可是裴宗正!裴家一门九子,六个入朝做官,剩下三个还在书院里读书呢!裴家在朝中势力多大,你不知道?再说了,裴家那位老太君可是先嫡母皇太后的同胞妹妹,皇上见了都要喊一声‘皇姨祖母’的!咱们这种人,可得罪不起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延平宫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延平宫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