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嘉霏已经许久未踏出品幽阁了。
日复一日地待在狭小的阁楼中,仿佛与世隔绝,失去了往日的明媚与活力,只剩下一副空壳。
今日是除夕,宫女太监们穿梭往来,忙碌而又热闹。
她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象,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仿佛这满宫的喜庆都与她无关。
殷皇后与虞贵人走入了品幽阁。
她听到脚步声,机械地转过头,看到她们,眼中闪过一丝恨意。
殷皇后扫视着屋内简陋的陈设,满意地点了点头。
云嘉霏垂眸不语,殷皇后和虞惠章来此的目的,无非是想看她落魄的样子。
她不屑于与她们多费唇舌。
“云美人,新年新气象,你就不想出去看看?”
云嘉霏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她的心已经死了,这冰冷的品幽阁,就是她永远的归宿。
殷皇后似乎并不在意她的冷漠。
“听说御花园里的梅花开了,皇上兴致颇高,正要前往观赏呢。”
她心中一颤,梅花……
她曾经最喜欢在梅花下舞剑,那时的皇上总是含笑看着自己。
但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她的孩子没了,皇上也厌弃她了,还有什么理由出去呢?
云嘉霏缓缓闭上眼,知道她们还在等着她的回应,但她已经不想再与她们纠缠下去了。
天阴沉沉的,雪花终于洋洋洒洒地飘下来,不一会儿便在枝头屋檐上积了厚厚一层。
陆丹恂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披上斗篷,起身向外走去。
雪天路滑,步辇只能行到半路,剩下的路程只能步行。
他走出步辇,抬眼望去,漫天飞雪中,一道身影跪在雪地中。
脚步声惊动了那道身影,抬起头,露出苍白憔悴的面容,正是云嘉霏。
她身体已经麻木,跪在雪地中,怀中抱着一件小小的绣袍,这是她为孩子准备的。
三月中旬,逢春堂的顾昭仪诞下四皇子行川,晋为淑妃,赐号瑶,迁入寿春宫正殿雍宁殿。
只是四皇子体质孱弱,气若游丝,令人担忧。
册封礼后,她便搬进了新殿。
雍宁殿的布置十分典雅,殿内装饰以木兰为题。
殿顶覆以黄琉璃瓦,殿前檐柱为红色,枋柱均为沥粉贴金云盘柱。
殿内金砖铺地,明间正中设有宝座,座后设有屏风,屏风前两侧设有香炉、香筒、烛台。
可是,她更关心的,却是孩子。
行川情况一直不好,她只能日日祈祷,希望他能够平安长大。
她看着孩子虚弱的样子,心如刀绞,常常守在孩子的床边,寸步不离,生怕有个三长两短。
寝殿内,她正亲自给行川喂奶,他精神稍微好了些,喝了几口奶便不再喝了,昏昏沉沉地睡去。
看着孩子睡梦中依旧皱起的眉头,心中充满了心疼和无奈。
行川如此虚弱,若不好好调养,恐怕难以长大成人。
赵枫近来亦是忧心忡忡,她任职兖州都督的叔父英年早逝,族中势力刚有起色便又化为泡影。
娘家失势对她的处境极为不利,但她还是愿意相信,皇上不会因为这个而疏远她。
只要一直安分守己,不惹事端,就不会有大问题。
她本就是个温顺的性子,如今更是不争不抢,只一心抚养行煦。
春日渐深,日光透过云层洒下,带着丝丝暖意。
品幽阁内,云嘉霏怔怔地望着窗外飞过的燕雀,心中满是凄然。
窗外传来一阵吵闹声,她侧耳听了听,原来是宫女太监们在斗草游戏。
笑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她皱了皱眉,这些欢声笑语让她心烦意乱。
四皇子尚未好转,瑶淑妃便在日夜操劳中病了,只是她很快振作起来,又投入到照顾孩子之中。
虞惠章则病得重些,如今她几乎未有寸进,今年又即将进新人,自是忧虑的。
卓歌见她终日愁眉不展,心中也十分着急。
“主子,您别太忧心了,保重身体要紧。”
虞惠章叹了口气。
“本主如何能不忧心?如今宫中的形势越来越复杂,若再这样下去,只怕日后……”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卓歌明白她的意思。
她沉思片刻,上前一步。
“主子,您进宫也有两年多了,这两年多来,您一直恪尽职守,从未有过失职之举。
皇上对您也并非毫无印象,您不妨……”
凑近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虞惠章听罢,微微皱眉。
“这……这能行吗?若是惹怒了皇上,只怕……”
毕竟她从未做过这样的事。
“主子,若是您能怀上龙嗣,那便是有了依靠,日后也能在这宫中站稳脚跟。”
她垂下眼眸,手指轻轻捻动帕角。
可是,要怎么做才能怀上皇嗣呢?
六月中旬,宫中举办了三皇子的两岁生辰宴。
赵枫看着行煦在宴会上跑来跑去,心中满是欢喜。
行煦是她的希望,只要行煦好,她就心满意足了。
李夕静看着三皇子在宴会上嬉笑玩耍,心中既羡慕又欣慰。
若是自己腹中的孩子能平安出生,也定会如此可爱。
陆丹恂今日特意早早散朝,陪赵枫一同出席行煦的生辰宴。
她见皇上亲自出席,心中既惊喜又感动。
皇上这是给足了她面子,也让她在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行煦看到父皇,立刻跑过去,抱住他的腿。
陆丹恂弯腰抱起他,他便在父皇耳边说了悄悄话。
陆丹恂笑着摸摸他的头。
赵枫看着父子俩亲密的样子,心中感慨,行煦还小,不懂什么权谋争斗。
他只知道,谁对他好,他便喜欢谁。
喜欢延平宫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延平宫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