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幅年轮》
2007 年 6 月 7 日,门诊大厅的电子屏跳动着候诊信息。顾承川翻开 38 号病历本,泛黄的纸页间滑落一张老照片 —— 穿白大褂的父亲站在防汛大堤上,身后是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胸前的工作牌边角翘起,隐约可见 “修平” 二字。
“顾医生!” 沈星遥的红绳从诊室门口探进来,“38 床患者到了,轮椅推进来的。”
推开门,坐轮椅的老太太裹着褪色的蓝布头巾,膝头放着个铁皮饼干盒,边缘磨损的痕迹像极了父亲那台老式收音机。顾承川的薄茧触到她的腕脉,62 次 / 分的心跳微弱却沉稳,像老式座钟的钟摆。
“陈阿婆,哪里不舒服?” 他翻开检查单,陈旧性腰椎骨折的影像在屏幕上泛着冷光。
老太太颤巍巍打开饼干盒,里面躺着 37 枚不同颜色的纽扣,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纸:“这是 37 个帮过我的医生,今天想把第 38 枚,送给你。”
沈星遥的手突然顿住,红绳在门框上绕出颤抖的结。顾承川接过纽扣,陶瓷质地的表面还带着体温,背面刻着极小的 “川” 字 —— 和父亲枣核针上的刻痕如出一辙。
“郑义,” 他望向诊室角落的 AI 助手,“调取患者近十年的就诊记录。”
实习生的键盘声混着走廊的人声:“顾老师,从 2017 年开始,她辗转 12 家医院,病历本上有 37 位接诊医生的签名……”
江凛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少见的凝重:“最新的骨密度报告显示,骨折处形成了特殊的纤维结构,像是有人用手反复摩挲过的痕迹。”
顾承川的视线落在老太太袖口的补丁,针脚细密得如同沈星遥编的红绳结。记忆突然翻涌:十二岁那年,父亲在洪水夜给伤员包扎,用的也是这种细密的十字缝合法。
“沈护士,” 他将冰冷的听诊器焐热,“准备 40℃的热敷袋,每次按压停顿 2 秒。”
沈星遥点头,红绳在热敷袋上系出螺旋结:“修平医生说过,疼的时候,连金属都要学会变暖。”
当温热的触感第三次接触腰部,老太太突然抓住顾承川的白大褂,头巾滑落露出满是白发的头顶:“医生,你身上有我儿子的味道……”
诊室陷入死寂。沈星遥悄悄抹了把眼泪,郑义默默调低 AI 播报的音量。顾承川的喉结滚动,想起昨夜整理父亲遗物时,急救箱里那封未寄出的信:“川儿,医生的手不仅要缝合伤口,更要接住别人的人生。”
“阿婆,” 他从口袋里掏出父亲的老怀表,表盘的裂纹里积着岁月的痕迹,“您儿子是不是总把怀表贴在耳边听?”
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从饼干盒底层摸出枚同样的怀表,表盖内侧刻着 “等你回家”。两柄怀表的指针在寂静中轻轻颤动,仿佛跨越时空的对话。
“郑义,” 顾承川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把康复方案调整为‘陪伴模式’,每天固定时间进行人工按摩。”
实习生点头,键盘声变得轻柔:“已设置,顾老师。系统会模拟您的手部温度和按压频率。”
夕阳漫进诊室时,老太太握着第 38 枚纽扣沉沉睡去,脸上带着安详的笑。沈星遥将红绳系在轮椅扶手上,绳尾的铃铛轻轻摇晃。顾承川翻开新的病历本,在首页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像极了父亲在急救手册上写字的沙沙响。
这一天,他在诊疗记录写下:“第 38 幅年轮,刻着跨越十年的等待与重逢。当陶瓷纽扣的温度传递掌心,当两柄怀表的指针开始共振,我终于懂得,医者的手是时光的针,串起的不仅是病痛与康复,更是无数个未说出口的牵挂。沈护士的红绳、郑义的 AI、江主任的报告,共同编织成温暖的网,接住每个在病痛中沉浮的灵魂。那些被我们视为寻常的问诊、触诊,在患者眼中,都是生命里最珍贵的温度 ——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温度,永远不会在时光里冷却。”
消毒灯亮起时,顾承川将老太太的饼干盒轻轻放进储物柜。玻璃映出他转身的身影,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红绳,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像一条永不褪色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喜欢医河长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医河长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