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开始清场,催促他们立即离开。三人匆忙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两周后在凯寨详谈。临走时,教授突然回头:"你们有公众号或者抖音号吗?"
龙安心和吴晓梅面面相觑。
"看来要从头开始了。"教授苦笑着摇头,"下次我带学生来,教你们新媒体运营。"
回到廉价旅馆,龙安心迫不及待地拆开档案袋。里面除了厚厚一叠资料,还有个银色U盘,标签上印着"苗族符号Unicode提案 v1.2"。吴晓梅凑过来,发丝间的五倍子气息拂过龙安心脸颊。
"这是哪样?"她指着U盘,苗语口音冒了出来。
"像是...教电脑认苗字的工具。"龙安心也不确定。他翻开资料,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让他头晕:"元数据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库"..."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
吴晓梅突然轻呼一声,指甲在某页纸上点了点:"看这个!"
那是一张手绘的星辰纹解析图,标注着每颗"星星"对应的苗族古称。龙安心认出了务婆常说的"谷仓星"和"天狗星",但更多是闻所未闻的名字:"织女梭"..."蝴蝶产房"..."亡者渡船"...
"务婆肯定晓得这些。"吴晓梅的手指轻抚图纸,指尖的茧子蹭得纸张沙沙响,"她说过,最老的绣片上要有九十九颗星,代表..."
"人死后要过的九十九条河。"龙安心接上话,自己都惊讶居然记得这个细节。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行李箱夹层取出个靛蓝布包。解开三层布,露出吴晓梅母亲托他们带来"镇展"的祖传银饰——其中有个巴掌大的圆形银牌,表面布满细小的凸点,边缘刻着虫鸟纹。以前他以为这只是装饰品。
"这会不会是..."他将银牌放在星辰图旁边,心跳突然加速。
吴晓梅倒吸一口气:"全对上了!"
银牌上的凸点排列与图纸上的"冬季星图"完全吻合。龙安心想起吴母交给他时说的话:这叫"观星盘",是她祖母的嫁妆,但具体怎么用已经没人知道了。
"教授肯定想研究这个。"龙安心小心地包好银牌,却注意到吴晓梅眉头紧锁。
"阿妈讲过,银器离山就会失去灵气。"她声音压得很低,"以前有干部收走寨里的老银器去展览,回来时老人们都说上面的'魂'没了。"
龙安心不知如何回应。窗外的深圳华灯初上,霓虹在玻璃幕墙上流淌如彩色岩浆。这座用代码和钢筋构建的城市,与凯寨那个靠火塘和口传古歌延续的苗寨,仿佛处在不同的时空维度。
"我们可以定规矩。"他最终说道,"只扫描不带走,或者..."一个想法突然闪现,"我们派人去学技术!阿耶叔的儿子不是在大城市读计算机吗?"
吴晓梅眼睛一亮,银耳坠欢快地晃动:"对呀!让年轻人学!"
收拾行李时,龙安心发现那支派克钢笔漏水了,蓝墨水染黑了衬衫口袋。他犹豫片刻,用纸巾裹住钢笔,塞进了行李箱最底层——就在那顶褪色的工地安全帽旁边。有些东西,终究要留在过去。
回凯寨的大巴在夜色中启程。龙安心靠在车窗上,看着深圳的高楼大厦渐行渐远,最终变成地平线上的一排发光牙签。吴晓梅已经睡着了,头一点一点地靠在他肩上,银项圈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手机震动,是张律师的消息:"冒名登记案新进展:周某在瑞丽落网,缴获他人身份证7张。法院已受理你的撤销登记申请,30个工作日内办结。"
龙安心长舒一口气,将手机调成静音。窗外,月亮从云层中探出头来,清冷的月光洒在层叠的山峦上。他突然想起务婆教过的一首古歌:"月亮走我也走,我送月亮到村口..."小时候以为这只是童谣,现在才明白,这是对天地许下的诺言。
吴晓梅在梦中呢喃了一句苗语,龙安心这次完整听懂了:"阿耶玳..."我们的根。他小心地调整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大巴驶入隧道,黑暗瞬间吞噬了一切。在这绝对的黑暗中,龙安心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将其拔除。
当大巴冲出隧道时,东方的山脊线上已泛起鱼肚白。晨光中,隐约可见远处梯田的轮廓,像大地的指纹。新的一天开始了,而等待他们的,是回到凯寨后更艰巨的使命——在古老传统与数字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龙安心轻轻翻开档案袋,借着晨光阅读首页上的文字:"文化数字化不是改变,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铭记..."落款处教授的签名旁,画着只简笔蝴蝶——翅膀上的纹路,赫然是凯寨苗绣特有的星辰纹。
---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