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作坊的员工们被安排来制作棉大衣,但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犯下了不少错误。
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基地的员工感到非常心疼,因为这些被剪坏的帆布原本可以用来制作棉大衣,而如今却变成了废品!。
然而,王汉林却表现得很淡定,他安慰大家说:“别担心,这些剪坏的帆布还有很多用处的。
我们可以把它们留下来制作围裙或者套袖,这样就不会浪费了。
而且,以后在工作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情况,这些剪坏的部分正好可以当作补丁来使用,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王汉林的这番话让大家意识到,虽然目前出现了一些浪费,但只要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就能够减少损失。
同时,他也鼓励大家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避免在未来的制作过程中再犯类似的错误。
基地的员工们听了王汉林的话后,都深受鼓舞,他们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练习技术,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他们不希望再看到浪费布料的情况发生,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每一块帆布都充分利用起来,制作出高质量的棉大衣。
王汉林带着大家一共研究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他们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了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由王汉林一手求援出来的。
自从王汉林从北平回到基地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地的事务中。
每天,他都会带领着手工作坊的员工们忙碌不停,为基地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中,裁剪用的剪刀、画设计图的画笔、还有测量衣服的尺子等等。
这些看似普通的工具,其实都是王汉林从北平的各个工厂里求援而来的。
为了得到这些物资,王汉林可谓是费尽心思,他不仅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还不惜用鸡鸭鹅、腊肉、鱼等美食去换取这些宝贵的工具。
然而,王汉林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当大家看到这些来之不易的工具时,都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
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使用这些工具,制作出一件件衣服。
特别是那件军大衣,更是让基地的员工们充满了激情。
这件军大衣不仅质量上乘,而且设计精美,穿在身上既保暖又帅气。
就连病房里的伤病残战士们,也对这件军大衣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早日穿上它。
都希望尽快出院,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大家都知道,这以后就是大家的家了。
也知道我们这帮人如果闯出了一番事业,基地的经验就会被全国各的疗养院所借鉴。
还有太多的伤残战士都可以通过这些经验,来让自己未来的生活过好一点!
如果基地成功了,以后的好日子会慢慢来到的。
王汉林带着基地的员工做了几天棉大衣之后就放下了,因为王汉林不能带他们就做这一件事情。
王汉林从中选出了一位大队长,这个大队长缺了一只手,这样不会影响管理的工作。
手工作坊的大队长就任命田大力为大队长,全面管理手工作坊,再配几个副手!
由这位田大队长带领大家,组织大家去做这些棉大衣。
以后也会逐渐做更多的东西,比如套袖,比如鞋垫儿,比如基地的工装,再比如棉被,还有褥子等等这些这个作坊都可以做。
现在就是练手,学技术,技术成熟之后,这个手工坊要变成制衣工厂。
王汉林看着眼前这将近七八百人在这里坐着,一半儿的人坐着做衣服,一半的人看着做衣服的人怎么做!
因为现在王汉林设计是一个人做,另一个人出主意,出主意的人就是监工之人。
当做这个人的技术成熟之后,做衣服的人和监工的人就要对换位置。
监工变成做衣服,原来做衣服的人变成监工的人,这样有半个月的时间,所有人的技术都会提升起来。
下一步就分工协作,如果做棉大衣,就像21世纪的流水线一样,把整个棉大衣分成几个步骤,每一部分人都按步骤和模块做各自的那部分。
这样做棉大衣的效率能提升起来了,出错的几率会非常小了。
我们这手工坊也就成功了一大半,等这些成功的经验都聚在一起之后,有了成熟的技术,我就把这个手工作坊变成成衣厂。
王汉林视察了一圈儿之后就出了手工作坊。
回到办公室之后看见了肖秘书,肖秘书紧跟着王汉林回了办公室。
肖秘书说:“院长,现在有一个棘手的事情需要您来解决!”
王汉林说:“什么事情?”
肖秘书说:“是这样的,院长现在咱们的鱼塘出现点儿问题。咱们的水库养殖大队长邓大刀刚才来了向我汇报说,咱们的鱼苗都在水上游着,这很不正常?”
“从来没有过,就今天这样!”
王汉林看着肖秘书说:“走,去看一看。”
王汉林骑着摩托跨子带着肖秘书去了水库基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在50年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在5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