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就到了叱干阿利名垂(或者说“遗臭”)青史的核心环节——“锥刺验收法”。城墙一段段筑起来,每筑好一小截,验收员(大概率是阿利亲自监工或者派心腹)就拎着铁锥子上场了。不是轻轻戳,是卯足了劲往墙里刺!标准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
刺进去一寸? 不合格!负责这段的工匠,拉出去,砍了!尸体也别浪费,直接塞进城墙当“填充料”!
刺不进去? 嗯……这段工匠暂时安全,下一段接着刺!
这哪是验收?简直是拿人命玩俄罗斯轮盘赌!每次锥子举起来,工匠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比看恐怖片刺激一万倍。史书轻飘飘一句“杀工匠数千,器物莫不精丽”(《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破碎和绝望的哀嚎?据说叱干阿利还美其名曰:这是激发工匠的“潜能”!嗯,用死亡威胁激发的“潜能”,效果确实“显着”。统万城最后建得那叫一个坚固,史载“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宫墙五仞,其坚可以砺刀斧”,墙体坚硬得能磨刀!城墙还特意用石灰掺白粘土粉刷,阳光下白得晃眼,人称“白城子”。这洁白的外表下,埋藏了多少森森白骨?这大概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3D立体实景版吧。更讽刺的是,这座用血泪和白骨堆砌的城池,历经1600年风霜,其遗址至今仍矗立在毛乌素沙漠边缘,仿佛一个巨大的白色问号,拷问着历史的残酷。
项目二:兵器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死二人转”质检
都城建好了,赫连老板的野心可不止于此。要打仗,要“统一万邦”,没点好装备怎么行?于是,叱干阿利又被任命为“国防工业部部长”,负责监造全国最精良的兵器铠甲。
这位“管理鬼才”再次祭出他的“杀手锏”——“生死质检法”,具体流程充满了黑色幽默。
弓箭手就位! 拿上刚造好的弓和箭。
盔甲匠上场! 穿上新鲜出炉的铠甲。
ACTION! 射!对着穿铠甲的甲匠射!
判定结果:箭射穿了铠甲? 好!说明箭造得好!弓箭匠,赏!……等等,不对!说明铠甲不行!甲匠,拖出去砍了!
箭没射穿铠甲? 好!说明铠甲够硬!甲匠,赏!……等等,又不对!说明弓箭是垃圾!弓匠,拖出去砍了!
好家伙!这哪是质检?这分明是让工匠们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死二人转!弓箭匠和甲匠成了天然的死对头。甲匠老王可能一边打磨甲片一边心里默念:“对面做弓的老李啊,求你了,这次做结实点吧!你一偷工减料,我脑袋就搬家啊!”老李可能也在祈祷:“老王啊,你的甲片可得打厚实点啊!你那儿一漏,我这儿就掉脑袋啊!”在这种“地狱级”KPI考核下,工匠们被逼到了极致,潜能(或者说保命本能)确实被压榨得干干净净。造出来的兵器铠甲,那质量真是杠杠的,“精锐无比”。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把刻着“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也有记载为“威服九区”)铭文的大夏龙雀刀,听着名字就霸气,估计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不在话下。还有黄金装饰的铜铸飞廉(风神)、翁仲(巨人)等宫廷礼器,想必也是金光闪闪,奢华无比。每一件“精丽”器物的背后,都浸透了无数工匠在死亡威胁下战战兢兢的血汗甚至生命。叱干阿利同志,您这“狼性管理”的祖师爷帽子,戴得可真稳!
第三幕:战场上的“老狐狸”——诡计多端的开疆元勋
别以为叱干阿利只会窝在家里搞“工程”和“质检”。作为赫连勃勃的生死兄弟兼开国元勋,打仗更是他的老本行,而且深得赫连勃勃“游击战大师”的真传,诡计多端得很。
早在胡夏建国前(406年),赫连勃勃还在后秦打工(同时琢磨着单干)的时候,天上就掉下个大馅饼——柔然部落(北方草原的扛把子)献给后秦老大姚兴的八千匹骏马,路过赫连勃勃的地盘。赫连勃勃看着这些膘肥体壮的马儿,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简直是给我送启动资金来了!”抢!必须抢!叱干阿利自然是核心策划和执行者之一。他们不仅成功截胡了这批宝马,还顺手玩了一招“黑吃黑”,突袭了收留赫连勃勃的岳父没奕于(当时是高平守将)的地盘。怎么突袭的?史书没细说,但估计少不了叱干阿利的“妙计”。结果很“完美”:岳父大人没奕于被干掉,他的部众和地盘被赫连勃勃笑纳。这波操作,堪称“杀岳父,抢地盘,夺宝马”一条龙服务,为赫连勃勃独立创业攒下了丰厚的原始资本。叱干阿利,您这“坑队友”(尤其是坑亲戚)的业务能力也是点满了啊!
胡夏立国后,面对强大的邻居后秦,硬碰硬显然不明智。赫连勃勃和叱干阿利这对黄金搭档,把“游击战”精髓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像一群来去如风的狼,专门盯着后秦岭北地区(关中平原北部边缘)搞事情。战术就一个字:骚! 具体表现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今天偷袭你一个粮仓,明天伏击你一支运粮队,后天在你城门口骂阵挑衅。搞得后秦军队是疲于奔命,风声鹤唳,各个城池大白天都吓得城门紧闭(“诸城昼闭”),跟闹鬼似的。岭北地区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连出门种个地都得提心吊胆。靠着这种“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恶心人”的战术,胡夏硬是像啃骨头一样,一点点蚕食控制了河套大片肥美的土地,奠定了胡夏的疆域基础。叱干阿利作为核心智囊和将领,功不可没。这战场上的“老狐狸”,狡猾劲儿一点不比工地上的“活阎王”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