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温利喜与方美彤满怀喜悦地回到了三线,在山沟里又热热闹闹地办了一场婚礼。
段永军也从老家归来,在台里补办了一场婚礼。
葛根柱一家人,还有郝建国、杜静、陈国兴,一同前往台里参加婚礼。
段永军的新房就设在办公室,虽说窗外便是大海,可码头边臭鱼烂虾散发的阵阵腥臭,熏得关秀燕总是忍不住捂住鼻子。
参加完婚礼回到山沟,关秀燕忍不住感慨:“大海也就那样,还是咱这山沟里舒坦。”
范雨丹的儿子并无大碍,只是有点热伤风。
刘长明看着一双可爱的儿女,心中暗自思忖,虽说这次没能晋升一官半职,但机会总归会有的,当下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头等大事。
严淑真心里一直盼着能再生一个孩子,可政策不允许。
新下达的文件明确规定,第一个孩子满五岁后,才能生育第二胎。
严淑真看到文件后,无奈地叹了口气,对孩子说:“宝贝,咱们还得再等几年。”
厂里有些职工没把这政策当回事,该怀孕的还是怀孕了。
周红依照政策,也只是简单劝说几句便作罢。
旁人劝严淑真:“别听那些,该要就要。”
可严淑真考虑到自己是党员,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大家去海边游玩的时候,贾飞龙没去,而是前往了省城。
前几天,他收到迁滦县武装部寄来的关于李沈德的证明材料,他深知这份材料的重要性,便找了个去省城出差的业务,踏上了行程。
李沈德的档案上记载,出生地是秦官庄。
而这份证明材料,是秦家庄生产队队长出具的。
秦官庄与秦家庄都位于县城北部,一个在北偏西方向,一个在北偏东方向,两个村子相距三十多里地。
秦家庄生产队队长证明,该村确实有李沈德这个人。
1942年初,李沈德当了伪军,三个月后,在与八路军作战时被俘虏,随后参加了八路军。
参加八路军后,他回过村子四次,村里很多人都能作证。
1944年末,县民兵大队将他送回村子养伤,养伤一事,村里留存有1944年县民兵大队开具的路引,以及村里支付给堡垒户粮食补贴的清单。
1945年,李沈德与一名逃荒女子结婚,1946年,他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此后便一直没再回过村子。
如今,解放前那名逃荒女子已与他人再婚并离开了村子,村里再也没有李沈德的亲属。
贾飞龙收到材料后,找到李沈德进行核实,李沈德的记忆中还能记起部分过往。
贾飞龙带着材料来到办公楼,向宋东方汇报情况。
领导听完后认为,此事需要向孟德坤首长汇报。
正巧,机加一车间有个外委件在省城附近的一家单位加工,也需要派人去协调沟通。
于是,贾飞龙便带着相关资料,前往省城。
到了省城,贾飞龙先找到赵参谋,详细地向他汇报了情况。
赵参谋安排贾飞龙在军区招待所住下。
第二天早饭后,贾飞龙在招待所里闲逛,一眼瞧见招待所的一辆双轮摩托车。
那摩托车看起来有八成新,贾飞龙忍不住伸手抚摸,还和招待所的采购员攀谈起来。
正聊得起劲,赵参谋来到了招待所,看到这一幕,笑着说:“贾主任,看来你对这摩托车挺感兴趣啊。”
贾飞龙挠挠头,笑着回应:“是啊,我挺喜欢的,就是这东西不好买。赵参谋,您过来是有什么安排吗?”
赵参谋说:“首长要见你。”
贾飞龙赶忙上车,来到孟德坤的办公室,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向首长汇报。
首长听完,认真地查看了证明材料,
说道:“你之前的调查材料我看过了,非常详细,做得很好,已经证明了小李到保东的那段经历。这份证明也很不错,至少证实了他后期投身革命的事实。这次的材料同样详实,说明了小李受伤后,因担心再次受伤,所以没有及时归队,还娶了媳妇,这表明他在革命意志上不够坚定。而且,他又去当了国民党兵,虽说有原因,但从工龄和待遇方面考虑,不应再给予更高的标准了……”
首长在评价李沈德的时候,对贾飞龙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肯定。
晚上,首长邀请贾飞龙一起吃饭。
席间,赵参谋提到了贾飞龙对摩托车的喜爱,孟德坤当即指示,找一辆旧摩托车卖给他。
再说说北沟水源地。
魏秋元独自一人在那里生活,他的生活补给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供应粮,由厂里帮忙购买并按时送来;
二是蔬菜,他在水源地附近开垦了一块自留地,能满足部分日常所需;
三是其他生活用品,需要去裴屯大集采购。
水源地距离裴屯大集有五里多地,裴屯大集位于裴屯村的西北头。
天气好的时候,魏秋元就会去赶集,买些东西,顺便凑凑热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线情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