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张村,百姓们在众人面前都纷纷表示如今的日子比旧社会强多了。
可一旦回到自家,却有人私下嘀咕,怀念过去当土匪的时光,那时常常有肉吃。
有个胡姓的女精神病患者,每到下午便在大街上肆意乱喊乱唱: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啊,我手中没糖,心里慌啊,为了此事儿,只能埋怨我的爹娘啊。自从我,来到了这个世上啊,吃的太好,穿的也太强啊,七岁入京,大帅府邸把客当啊,那时的日子无法想啊。腊月二十四,你们要扫房啊,我家里没房,心里慌啊,为了此事儿,只能埋怨我的爹娘啊,日本来了缴了枪,你们不抵抗啊,漂亮姨娘,转身成了日本娘啊,那时的日子无法想啊。腊月二十五,豆腐房里豆腐香啊,我手上没钱,心里慌啊,为了此事儿,只能埋怨我的爹娘啊,大军来了,你们瞎抵抗啊,枪子底下,孤家一人我无处藏啊,从此的日子无法想啊……”
高文革学着那精神病的腔调,哼着小调,在姥姥家的炕上照看妹妹。
等了好长一段时间,爸妈下班终于回来了。
姥姥关秀燕赶忙端上做好的菜,晚饭一共做了四个菜。
女儿一家四口同老两口一起过腊月二十四。
高丰收和葛根柱坐在一起喝酒,高丰收感慨道:“还是妈这儿生活条件好,总能吃上肉。”
葛根柱接过话茬:“你老丈母娘就好这口肉,人家打小就不缺肉吃。这附近村里人都知道,有肉都往这儿送,咱可是实打实掏钱买的。”
关秀燕笑着解释:“咱家四个挣钱的养六个人,买点肉吃再正常不过了。”
“对对。”高丰收附和着。
吃完饭,高丰收一家便回去了。
葛根柱望着天上那弯弯的月亮,说道:“我得去河边练会儿功夫。”
关秀燕满脸担忧:“天又黑又冷的,别去了!”
葛根柱却坚持要去,无奈之下,关秀燕只好陪着他来到练武场。
话说腊月二十四这天,佟铁山杀了年猪,特意邀请了谢云旺、宋东方、刘玉、唐立波等领导。
下午三点多,刘长明心想人家请客,自己理应早点过去帮忙,于是离开办公室,骑着自行车赶了过来。
刘长明一进佟铁山家的门,看到谢云旺、宋东方,还有几位嫂子以及佟铁山的夫人,连忙说道:“领导们来得真早。”
“也是刚到。”
“三位嫂子好!”刘长明热情打招呼。
“好,好!”
大家正相互寒暄时,佟雪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前门烟,递向刘长明:“主任,抽烟。”
男人们点上烟,站在院子里闲聊。
女人们则走进房间,上了炕。
宋东方的妻子感慨道:“这火炕可真好,这几天我腿疼,烤一烤感觉舒服多了。”
谢云旺的妻子也跟着上了炕:“搬进新楼后,换了床,是干净了,可有时候还真怀念火炕,尤其是腰腿疼的时候。”
“这有啥难的,你们要是想上火炕,随时来,我保证把炕烧得热乎乎的。”佟雪的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把烤好的花生、炒好的瓜子放在炕上,“你们尝尝。”
佟雪端过水杯,说道:“姨,喝水。”
几个人喝着水,吃着花生、瓜子,打量着大院。
这大院十分宽敞,从院子大门到房屋的门足有30米,左右宽度达60米。
宋东方的妻子好奇地问:“这房子可真大,一共有几间啊?”
佟雪的母亲回答:“我家有九间房,用了三户房基地。”
谢云旺的妻子疑惑不解:“在外面看,只有三个门,怎么会是九间呢?”
“没错,是三个门,每个门里面有三间。你看这房子,从中间算,厨房是一间,东边的是主间,西边的是副间,这就三间了,再加上另外两栋,总共九间。”
大家正闲聊着,佟铁山陪着唐立波、刘忠臣等人走进来了。
屋里屋外摆了好几桌,炕上一桌,地上一桌,东西两屋又各摆了三桌。
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杀猪菜,喝着自家酿的高度酒,热热闹闹地过着南方的小年。
喝了两杯后,谢云旺端起酒杯,说道:“感谢佟大队长的盛情款待,我代表三线敬大家一杯,祝愿大家在这南方小年里,平安、幸福!”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宋东方放下酒杯,问道:“不是昨天就是小年吗?怎么还有个南方小年?”
谢云旺解释道:“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人过的小年,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人过的小年。”
宋东方打趣道:“怎么灶王爷一天忙不过来,还得分两天忙活?”
徐志海笑着说:“中国地大物博,灶王爷忙不过来也正常,灶王爷负责北方,灶王奶奶负责南方呗。”
大家说说笑笑,继续喝酒。
唐立波这时问起工厂产值的完成情况,听完汇报后,不禁称赞领导们领导有方。
宋东方喝了口酒,满脸自豪地说:“实际上应该比这还要多,军品定价太低了。要是按照国家对友好国家出售军品的价格来算,产品单价至少得涨两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线情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线情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