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静静地听着李世绩的分析,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心中十分清楚,李世绩这样鞭辟入里、切中要害的分析实乃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也深知李世绩是怕自己时常勇猛有余而慎重不足,有时会在冲动之下与刘黑闼硬拼硬杠。一旦失利,不仅会造成大量无辜将士的伤亡,鲜血染红大地,更会让士气遭受沉重一击,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士气低落,一蹶不振,于后续的战事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逆转。想到这里,他深以为然,无比稳重地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世绩,示意自己对这一分析完全认同,心中暗自赞叹李世绩的智慧和谋略。
果然,此后双方的作战意图也正是如此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第一回合的交锋,充满了紧张与刺激,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在相州的刘黑闼,眼见得李世民大军已经气势汹汹地抵达,心中不禁打起鼓来,忐忑不安。他深知李世民此人的厉害,李世民在战场上的威名如雷贯耳,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刘黑闼深知若不能迅速解决掉李世民,日后必将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如芒在背。于是,刘黑闼决定先发制人,首先向李世民发起攻击,争取在这场战役一开始就占据主动,掌握战争的先机。他亲自率兵气势汹汹地进攻获嘉,一路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士兵们的脸上充满了凶狠和决绝,意图一举拿下获嘉,以此作为进攻李世民大军的前哨阵地,为后续的进攻奠定基础。
面对刘黑闼的猛烈攻击,李世民却显得异常沉稳冷静,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他按照李世绩给出的策略,坚定地坚守不出。在获嘉城中,李世民的军队枕戈待旦,严阵以待。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虽然眼见敌军一步步逼近,心中也十分紧张,心脏怦怦直跳,但他们看到主帅如此镇定自若,不由得心神安定,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增强了守城的信心。一时间,城墙上箭如雨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带着呼啸的风声射向敌军,滚木礌石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如雨点般砸向刘黑闼的军队,有力地抗击着刘黑闼的攻势,挫其锐气,让敌军的进攻步伐一次次受阻。
刘黑闼几次发起挑战,试图引诱李世民出城决战。他时而派小股部队骚扰,在城门外虚张声势,制造混乱;时而亲自在阵前叫阵,破口大骂,试图激怒李世民。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充满了挑衅和狂妄,但都被李世民轻松化解。李世民深知此时的关键在于稳扎稳打,保存实力,等待敌人露出破绽。因此,无论刘黑闼如何挑衅,李世民都纹丝不动,如同磐石般坚定,不为所动。
刘黑闼想首先击破李世民的计划就这样无情地告吹了,他的几次进攻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己方的士兵疲惫不堪,士气开始有所下降。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沮丧,他们开始对这场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怀疑,心中的斗志也渐渐被消磨。
与此同时,李世民的牵制战术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坚守使得刘黑闼在南方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进退两难,如同陷入泥沼的困兽。无论是继续进攻还是暂时撤退,都对他的军事计划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毫无益处可言。继续进攻,面对李世民坚如磐石的防守,他难以突破;暂时撤退,又会让自己的士气受到更大的打击,还可能会被李世民趁机追击。
面对如此困境,刘黑闼果断决定北撤,避免与李世民的大军长期纠缠,减少自身伤亡,以保存实力。他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只有保存实力,才能在未来寻找机会。最终,他率领大军灰溜溜地返回洺州。
刘黑闼放弃相州,无疑是明智之举。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往往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能否击溃敌军的有生力量,保存并壮大自己。而要击溃唐军的有生力量,必须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刘黑闼明白,此时与李世民硬拼只会让自己损失惨重,只有暂时撤退,寻找新的战机,才能扭转局势。
李世民深刻理解这一战略要义,他深知外线作战的关键在于“牢牢牵制住敌军主力”,绝不能让敌军自由行动!于是,李世民率领大军一路紧追不舍,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如同猛虎下山般收复了相州。他的军队纪律严明,行动迅速,在战场上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
随后,李世民不顾一路疾驰而来的疲惫,马不停蹄地迅速追击到洺水南面的肥乡,试图紧紧“咬住”刘黑闼。他的黑甲军在追击方面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队列整齐有序,犹如钢铁长城,行军速度极快,犹如疾风闪电。每个人都是骁骑,皆能以一当十,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无往不胜。在他们面前能够轻松转身的敌军将领,实在是屈指可数,而刘黑闼便是其中一个。刘黑闼凭借着他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总能在危急关头巧妙地摆脱追击,让李世民一时难以将他彻底击败。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谋谋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