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刘邦被召唤回沛县接收那支刚刚起步的义军时,在他看来,实际上是在替曹参等人去顶罪,如同那冥冥中安排好的“替死鬼”一般。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深知自己一旦踏上这条充满荆棘与险阻的道路,若是不能成功,等待他的将是一片黑暗与绝望。
不过,当时刘邦的心态却并非如此沉重而清醒,他满心所想,仅仅只是想到自己能够又可以光明正大地,而且是以一种风风光光的方式回家了而已。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熟悉的大街小巷,亲人间关切的眼神,还有曾经那些熟悉的面孔在迎接他的场景。他仿佛已经忘记了身处乱世的风险,沉浸在这片刻的温馨与喜悦之中。
而至于后来的一切,从接受领导义军,到一路征战四方,逐渐壮大的过程,对于刘邦而言,也仿佛是顺势而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众人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他们在战斗中相互扶持,在胜利后一同分享喜悦,在面对困境时又能携手共度难关。那是一种奇妙的情感纽带,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沉浸在这波澜壮阔的事业之中,反而乐在其中了。
所以,即便后来刘邦时常怀疑过当初曹参与萧和的用心,可他也并未去追究。毕竟,正是他们的这一番举动,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否则,又哪来这“沛公”的名号,哪来他如今在天下间的一席之地呢?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谋谋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