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着营帐周围,接着说道:“你看那楚军,平日里的精气神仿佛也随着这日子的长久而渐渐消散。守营帐的士兵们,一个个都显得没什么精神,打不起半点劲头。那项羽啊,这么久了,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气势汹汹地引军出来叫阵,营中也没有其他什么举动。依我看,估计他现在也和我们一样,是满心的无精打采了。在这般情形之下,我们若适时提出罢战议和,说不定项羽会顺应时势,答应了我们呢。”
一旁的张良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沉静,对刘邦的这一番分析表示了认同。然而,他的眼神中很快又闪过一丝忧虑,缓缓提醒道:“沛公,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可小觑项羽身边的范增。那范增老谋深算,足智多谋,对项羽忠心耿耿,他必定不会轻易同意议和之举。毕竟,在范增看来,那刘邦就是项羽争夺天下的最大绊脚石,轻易议和就等于放弃了大好的铲除刘邦的机会啊。”
说到此处,张良不禁陷入沉思,仿佛置身于项羽的身边。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沛公,其实换位思考,倘若我此时站在项羽的身旁,也会想尽办法先把我们的首领擒住,然后逐一击破我们的势力。毕竟,范增深知您的影响力,只怕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啊。”
刘邦听后,面色一沉,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鸿门宴上的那一幕幕场景。范增那恶毒得如同芒刺在背般的眼神,犹如利箭般直直地刺向他,令他胆颤心惊。一想到此,刘邦的心中就泛起一阵不爽。
但经过一番权衡,刘邦深知此时议和的重要性,便果断决定派人前往楚营,试探一下向楚军提出议和的主张。
刘邦的使者怀揣着希望与忐忑,来到了项羽的营帐之中。经过一番周旋,使者顺利带回信息。刘邦得知结果后,面色愈发凝重,心中满是忧虑。果不其然,此次议和不成,正是那范增坚决反对的缘故。范增认为,刘邦正是那最大的头子,只有把刘邦彻底铲除,项羽才能真正免除后患,实现他的霸业。
在营帐之中,刘邦默默地坐了下来,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打算。他深知,与项羽之间的这场较量,依旧充满了未知与艰难,而他必须要在这风云变幻之中,寻找到破局之法,才能在这楚汉争霸的棋局中,谋得生存与胜利的机会。
在那楚汉争霸的紧张局势下,刘邦焦急地等待着使者带回来的消息。当使者终于归来,刘邦满怀期待却又带着一丝忧虑地翻开使者带回的情报。那些文字,仿佛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头。他缓缓放下沉重的书信,重重地叹了口气,从使者带回的信息中,他晓得了议和不成,而这一切必是范增从中作梗!范增的老谋深算,项羽对他的盲目信任,让刘邦深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心中的忧虑如乌云般弥漫开来。他深知,此时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若是不能想出应对之策,这楚汉之争的局面将会愈发艰难。
就在刘邦满心忧虑之时,张良缓缓走上前来,目光深邃而沉静。他微微躬身,向着刘邦轻声说道:“沛公,如今议和不成,当务之急,需思良策。臣以为,欲除范增,可用《太公兵法》中文伐之策,此策或能为我们破解当下之困局。”
刘邦听闻张良的言语,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连忙示意张良继续说下去,眼中满是期待。
张良微微颔首,不急不缓地阐述起来:“其一,乃是依据敌人的喜好,顺从他的意愿。敌人若是喜好奢华,我方可在不损根本的前提下,以虚浮之态给予其物质上的满足,让其沉浸在物质享受之中,从而滋长骄傲情绪。人一旦骄傲,便容易头脑发热,判断失误,必定会去做些不靠谱的事情。而此时,若我军能敏锐地洞察其动向,因势利导,巧妙地设局引导,便能把握时机,寻得将其除掉的机会。”
“其二,可尝试亲近拉拢敌君的近臣。在敌国朝堂之中,近臣者,身负重任且能左右己方之决策。若我军能与某些近臣建立私交,以利益诱惑,以诚心相待,或能在他们心中埋下动摇忠诚之种子。一旦敌国近臣怀有二心,其忠诚程度必然下降。朝堂之中,若没有忠臣的谏言与支撑,那敌国便如大厦之柱倾折,其国家必定面临危亡。如那九江王英布,虽暂时为项羽效力,但其野心勃勃,我军可通过策略策反于他,使其内部分裂,此乃离间之妙法。”
“其三,可暗中贿赂收买敌君大臣,通过金钱、宝物等利益交换,与他们建立深厚交情。这些大臣身居国内,心随物动,若被我方利益所引诱,必然会偏向我方。如此一来,他们便如同埋在敌国心脏中的祸根,在关键决策之时,或能为我所用,致使敌国发生内忧外患之祸害。”
“其四,不妨故意尊敬敌国的忠臣。可在恰当的时机,送上看似微薄却又恰到好处的礼物,以表敬意。待其与使者前来交涉时,我方可故意拖延时日,不急于处理所交涉之事,对其疑问和诉求,给予模棱两可的回应,甚至不予答复。却又要表现出对交涉问题的重视,极力促使敌君改派使者。当新使者前来之时,再以诚心解决问题的姿态,给予对方尊重与亲近,以此取得他的信任。如此一来,敌国君便会认为之前的忠臣不忠,从而弥合与我国的关系。通过这种不同的态度对待敌国的忠臣和奸佞,便能使敌国君臣之间产生猜忌与隔阂,从而为我谋取敌国之机。”
“其五,还可大力收买敌国君主的大臣。通过利益输送,让这些大臣为我方所用,在暗中离间敌君在朝外的大臣,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旦内部矛盾激化,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或许会在利诱之下,里通外国。如此一来,敌国内部便会自相混乱,自顾不暇。历史上,此类因内部纷争而导致国家灭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少有不灭亡之可能。”
张良说到此处,微微停顿,目光坚定地望向刘邦,继续说道:“总之,沛公,当前局势危急,吾等需想尽办法去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让项羽对范增的信任逐渐瓦解,甚至于把他彻底排斥开,赶走或者杀掉,以削弱项羽之势力,为我军谋得战略之优势,方能在这楚汉之争中扭转乾坤,成就大业。”
刘邦静静地听完,眼中已闪过一丝杀意与坚定,他深知,张良所言,乃是破局之法。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谋谋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