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正被心中的怒火炙烤着,此刻看到张良前来,还一脸笑意地说要道喜,不禁更加恼怒。他不解气地说道:“子房,连你也要来看我的笑谈么?你难道不知我心中此刻的苦闷与愤恨?这分明是项羽对我的羞辱,你怎么还能有心思来道喜?”
张良并未因刘邦的愤怒而退缩,相反,他却依旧神色从容,耐心地解释道:“汉王,你有所不知,巴蜀之地,四面关隘险阻,地势极为特殊。北方有险峻的秦岭山脉,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千里,难以逾越;东边则有巫山等重重山脉,绵延不绝,将巴蜀与外界隔绝开来;西边和南边的地势同样险要,高山峡谷纵横交错,形成了天然的防线。如此一来,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实乃休生养息的最好地方!
“汉王,你再看那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土地肥沃,物产极为丰富,自古就号称天府之国。在秦吞并蜀国后,经能工巧匠李冰精心建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地通过分流灌溉,让这片土地旱涝保收,已成为秦国的后方粮仓。即便如今归你所有,也是一个绝佳的根基之地,能够为你的宏图霸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汉王,你需明白,秦之所以能灭楚,也全赖从蜀地出兵夹击。当年,秦国凭借着巴蜀之地的地理优势和雄厚的物资储备,让王剪大军所受阻力大减,犹如猛虎添翼。如今,你有幸得到这片土地,只要善加利用,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方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项羽凭借其赫赫威名与强大武力,分封十八诸侯。各位诸侯虽各自心怀壮志,但如今所分得的封地,无论是在疆域广阔程度,还是在人口资源方面,皆远不如强大的西楚。然而,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诸侯一旦回到各自封地,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必会竭尽全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他们或是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或是开垦荒地,发展农业,以保障物资的充足供应;又或是广纳贤才,招揽智谋之士与能征善战之将,充实自身的智囊团与作战力量。如此一来,不久之后,天下必将再次陷入大乱之中。
而汉王您如今独安巴蜀一地,此地虽身处偏远,却犹如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正该趁着这难得的平静时机,休生养息,让将士们得以休整,恢复元气。同时,您也要大力整治军马,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素养,为日后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好充分准备。待得兵强马壮,军备充足之后,再静心等待时机的成熟。届时,您便可挥师出川,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大业。
汉王您仔细想想,如此好的地方都归了您,这难道不是天意要授汉王以天下么?此乃上天赐予您成就大业的绝佳良机啊!”
刘邦本就心思缜密,听得张良这般深入浅出的分析,顿然心思就活泛起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思索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于是,他寻思道:“照你这么说,倒还是一桩好事了呀!然而,这地方虽好,可汉中并非我所有!汉中地势险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若能将其纳入囊中,日后进可攻,退可守,必将如虎添翼啊!”
张良见刘邦有所动容,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要得汉中之地,有何难哉!改日我便为你取来!”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果敢,仿佛汉中之地已是囊中之物,信手拈来般轻松。
刘邦听张良说出如此大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心中觉得张良或许是在安慰自己,亦或只是说说大话而已,便笑道:“若子房能为我取来汉中,那便是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子房也!你若真能在众多强敌环伺之下为我拿下汉中,这份恩情,我必当铭记于心,永不相忘!”刘邦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调侃之色。
张良浅笑道:“那你且待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让人安心的从容与自信,仿佛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和应对之策。
张良带着自信与从容的微笑缓缓走后,刘邦的营帐内顿时安静下来。然而,他的目光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平息的不安与思索。他深知当前局势的复杂与变幻莫测,即便张良的分析听起来句句在理,他自己内心仍有着诸多顾虑。
过了片刻,刘邦又召来了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萧何,希望能与他共同商议此事。
萧何听闻刘邦的来意,脸上顿时露出沉稳而自信的神色。他微微欠身,而后有条不紊地说道:“汉王,张良先生的分析甚是有理。汉中的确是一处极为难得的宝地,巴蜀之地更是具备诸多优势,适合我们休养生息,发展壮大实力。
巴蜀之地,地势险要,四周关隘重重,易守难攻。这为我们在战略上提供了绝佳的防御屏障,即便日后天下再乱,各方势力纷纷崛起,我们也能够稳住脚跟,不惧外敌侵扰。而汉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位于巴蜀与中原之间的咽喉要道,若能将其纳入势力范围,进可攻,退可守,便能掌控局势的主动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谋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谋谋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