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暗,老夫人终于回来了,同她一起的,还有苏国公。
福安堂内,老夫人坐在主位上,眼神笑眯眯的,扫视众人一圈,目光最后落在二夫人身上,柔声说道,“老二媳妇,你这几日把院子收拾收拾,长文他,要回来了。”
“啊?”二夫人脑中一声惊响,轰鸣一阵,茫然道,“母亲,您说什么,长文他要回京了?”
“父亲要回来了?”苏千曲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不敢相信地看向老夫人,她的父亲,已经离家六年,陛下不准他回京,这么多年,她们给父亲写去的家书也如石沉大海,从未回信。
虽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那些信件衣物,根本到不了父亲手里。
没有陛下的允许,谁也不敢给父亲传消息。
苏千曲不敢相信,她日思夜想的人,竟真的要回来了。
“嗯,陛下特准许他回来,但崖州事务繁重,他还需与新到任的守城交接事宜,最早也要等年后才能回来。”接话的是苏国公。
老夫人捂了捂手,道,“时间长短也不急在一时,总归是能回来,你且先准备着。”
“母亲,那绾绾……”大夫人刚开口,就遭到苏国公递来的眼神,她只好忙用手帕捂住嘴,低下头去。
老夫人瞥她一眼,什么都没说。
二夫人将几人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心里很快明白,这么多年,陛下绝口不提这件事,现在怎么可能轻易松口。
这一定是老夫人用绾绾的婚事,争取到的最大利益。
偷偷瞥了苏辞好几眼,她心中一阵抽疼,不死心忙问,“母亲,绾绾的婚事,定下了。”
话说出口,她就意识到这事已经不用再确认了。
四下一片寂静,二夫人瞬间红了眼,嘴角抽动数次,才终于开口,“母亲,长文何等要强,他若是知道自己回京,是用绾绾的婚事换来的,他一定不会同意的。”
老夫人没有说话,眼神一直在苏辞和苏千曲身上来回移动,抿了抿嘴唇,像是挣扎了好久似的,缓缓道,“我们苏家,只剩下长卿、长文兄弟俩,我已经老了,长文总归是要回来尽孝的。”
“至于,”她沉一口气,眼神望向苏辞,“定王不成气候,但赵胤从小养在赵老将军身边,靠自己的本事,赢得功名,不卑不亢,倒也算是能托付之人。”
苏国公半垂眼皮,眼里说不清是高兴还是悲哀,语气平静,“赵胤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老将军养出来之人,不会是孬种。”
“京城里那些传言,传到陛下耳朵里,裴裕过阵子会调回绥县,这辈子,恐怕回京无望。陛下大张旗鼓给绾绾赐婚,还是战功赫赫的赵将军,也算是,给绾绾撑腰。”
众人心里明镜似的,这哪是撑腰,分明是将苏辞架在火堆上烤。
可心知肚明又怎么样,胳膊拧不过大腿,皇权至上,她们根本无力阻止。
事情已成定局,苏国公长舒一口气,“这桩婚事已经昭告天下,陛下的意思是让她们尽早成婚,礼部不日就会上门,你们都仔细应付。”
“这么快,”大夫人稍稍抬起头,眼眶里泪光晶莹,白净的脸上,泪迹斑驳明显是哭过,连声音都带着哭腔。
她止住抽噎声,小声问,“那绾绾,婚后,是留在京中,还是随……去北疆。”
这是大家自动忽略的问题,大夫人这么一问,大家都沉默了。
京中也好,北疆也罢,不过是换个地狱讨生活。
大夫人目光怯怯地看向老夫人,声音更轻了些,“母亲,儿媳是怕,北疆终年积雪,绾绾她,能不能留在,京中。”
苏国公知道她担心什么,伸手捂着她的手,安慰道,“大晋与羌国已经停战,北疆战事平稳,赵将军也已经回京,你啊,别担心了。”
大夫人怎么可能不担心,眼眶又溢出泪来,但她什么都没说,甚至不敢看苏辞,只是默默坐着流眼泪。
“从明日起,绾绾你就跟着嬷嬷学学礼仪规矩。”苏国公吩咐苏辞,“定王妃最会挑人错处,你谨慎些,别叫她抓住把柄。”
老夫人也出声提醒她,“定王府里还有个老夫人,赵胤的祖母,年轻时候随老将军上阵杀敌,出生入死,最看不惯我们这些金窝银窝里娇养的小娘子,你到了定王府,多注意些,别将人得罪了。”
苏辞一一记在心里,“是,绾绾记下了。”
大局已定,老夫人寻个借口,将人遣走,“夜深了,你们都回去罢,绾绾留下。”
众人知晓老夫人是要单独嘱咐苏辞,没有磨蹭,拜别老夫人后,一一回了各院。
“老夫人累了吧。”桂嬷嬷见人走完,才进门,搀扶老夫人往寝室走。
底下的丫鬟很快搬来圆凳放在床边,请苏辞坐下。
老夫人脱了外裳鞋袜,舒舒服服靠在床头,开门见山问苏辞,“绾绾,今日从接过圣旨到现在,你就是这般云淡风轻模样,你同祖母说实话,这桩婚,你如何想的?”
老夫人心里明白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只能摸清苏辞的真正想法,然后想办法保全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对将军,蓄谋已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对将军,蓄谋已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